產業挑戰加劇 業者亟待突圍 文/揭陽

走調的流行音樂


時序漸次進入冬季,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卻在近十年內早已進入「嚴冬」,今年第一季產值更創近年新低,許多音樂產業工作者因為生活無以為繼,紛紛轉進中國。許多媒體和音樂工作者,都將產業衰退的原因指向包括MP3、P2P等音樂數位載體的風行,大量分食音樂實體產品的銷售市場,造成唱片產業無法獲利,也無法自數位下載取得合理版權收入,流行音樂產業當然日薄西山。


不過,經過幾番的法律論戰,唱片業者與所謂「new media」的數位下載業者已經達成初步協議,許多網路下載音樂網站開始與唱片業者分享線上音樂收益,多少降低了數位載體對流行音樂產業的衝擊。


其實,許多唱片業者都表示,數位下載並非流行音樂產業產值下滑的最大原因,而是必然趨勢,甚至是「結果」之一;唱片業已經漸漸學會如何與網際網路有更多的合作,而包括KK BOX和i-Tune的網路媒體,也已藉著實體唱片公司的加入而聲勢更為壯大。


這些現象都說明,「音樂」只要能感動人,無論載體如何變化,都永遠是娛樂內容產品的主體,不是娛樂內容產品的附體。但無法否認的是,台灣的音樂產業,已經脫離純以「原創」為主的「單純年代」,在消費者對音樂的品味與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音樂實體產品需要有更多的娛樂性,或者更多的細膩操作,才能真正提高流行音樂產業的產值。


如果走的是大眾流行音樂路線,唱片公司除了加強藝人本身的實力之外,還必需持續的創造話題,多和異業結盟,藉著音樂的本質,構建出全方面的娛樂性;EMI CAPITOL的蔡依林、孫燕姿,都是循著這樣的模式,創造出CD實體收益占四成、其他收益占六成的亮眼成績,更將她們一推而上「天后」寶座。選擇分眾市場,除了必需用更長的時間經營樂迷外,還要透過培養網路社群、LIVE HOUSE演唱等直接接觸群眾的方式,用極精確的成本,緊抓住每一個消費者的心;張懸、蘇打綠都是以這樣的模式,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值得樂觀的趨勢是,過去付費型的演唱會,在台灣從來不是主要的宣傳管道之一,除了場地因素外,唱片公司早年大量舉辦免費歌友會,讓演唱會的新鮮度降低,使像香港那樣長期的大型流行音樂演出無法在台灣出現。不過,自從小巨蛋落成之後,舉行演唱會的歌手愈來愈多,間接使唱片業者開始思考音樂本質的比重,和增加運用event marketing方式的可能性。


從「貢寮海洋音樂祭」「春天的吶喊」動輒數十萬樂迷集結不去的盛況來看,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絕對大有可為,只要能用對的方式,將這數十萬現場樂迷,轉化為實體消費人口,開發出更多娛樂商機,流行音樂產業現在的日薄西山,就可以視為日出東方前的等待。

以上轉載至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No.264:http://www.taiwannews.com.tw/weekly/list_article.jsp?last=264&id=9630






這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對現今華語音樂市場有何重要啟示?

製作音樂專輯從專輯規劃、作詞、作曲、編曲、選歌、錄音到發行銷路,一氣呵成。投入的心力與財力,都極為可觀。尤其在講究廣告形象包裝的現在,要投資一張唱片可是相當困難。

但是,在台灣過於迷信大牌、形象與包裝企劃的情況下,漸漸走向造神運動。許多新人可以在一夕之間靠著強力廣告、青春洋溢的形象與姣好的身材臉蛋爆紅。

在造神同時,我們是不是該回歸本質面,重新思考一個觀念:到底歌手賣的是唱片,還是形象?

愈來愈多歌手投入唱片市場,唱片出版的質量反而直線下滑,唱片公司過度迷信包裝,常常忽略了歌曲編排的精密度、震撼度與耐聽度。

我認為一張成功的唱片,是要在放進去的十多首歌中,每首歌都能讓聽眾感受到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所帶給聽眾的「感動」。為何我要特地框出這兩字?因為這才是一切創作精神的本源。

問題在於,現在華語唱片很像就只有「聽一次就感覺沒什麼價值」,聽過了就噢好,原來也不過如此。這是很糟糕的現象。唱片公司必須著重在詞、曲、聲三者融合的和諧,進一步創造唱片價值。讓聽眾感覺買這張唱片根本就是浪費錢,是最大的失敗作風。

說真的,現在華語唱片業就給人這樣的感覺。不會讓人有想買的動力,這跟MP3的氾濫有關係,但並不是絕對關係;一張經典是絕對能打動人心,可以使人有消費慾望的。

雖然我目前聽歌主要以歐美日的歌曲為主,但是我還是衷心希望,台灣市場能多出現幾張優秀作品,以挽救目前低迷不振的唱片業市場景氣。

「只要是能夠感動人心的好歌,不管歌手如何默默無名,那一點都無所謂。好歌曲永遠不怕沒有知音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