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趕出來的,作品集有著落啦,耶嘿。



壹、前言

明朝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史書上並無重大事故記載,看似四海平靖;然而,這一年卻也悄悄發生了幾件表面上無足輕重的「小事」。該年萬曆皇帝即位滿十五年,前任首相張居正才剛過世,「張派」勢力已在這年遭到清算、煙消雲散,並由皇帝取得實際權力。但大臣隨即發現,萬曆皇帝對政事心灰意冷,君臣之間隔謨日深;同年,富有清廉盛名、言行古怪的御史海瑞謝世;歲末,大將戚繼光則在革職數年後貧病交迫中謝世。此後三十年,努爾哈赤崛起於東北,明帝國內政江河日下;越數年,明朝覆亡。

過去歷史看來,這些「小事」不過是屬於宮廷內鬥的一小部分,談不上舉足輕重的歷史影響地位;本書作者用宏觀、超越傳統史學道德判斷的眼光,深刻分析萬曆十五年中,一連串的「小事」是如何暴露出廣大帝國的體制僵化現象,進而影響歷史日後的走向。本書雖屬於一朝單代史,但黃仁宇先生以其新穎的寫作手法、歷史發展結構,不以當代人物的愚賢得失作評論,而將人物放進當代政治、經濟、文化、價值觀的環境中,來闡述中國官僚體系衰敗腐化的末路。書中創新多元化的角度,值得讀者一再深思。

貳、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本書作者黃仁宇先生,民國七年誕生於湖南長沙。成都中央軍校畢業,抗戰期間,曾擔任國軍下級軍官十年;曾任陸軍第十四師排長及連長。民國卅二年隨軍進入印度,任第一軍上尉參謀。民國卅三年五月在緬甸密支那作戰負傷,獲頒陸海空軍第一等獎章。抗戰勝利,任第三軍及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司令部少校參謀。民國卅十五年參加全國考試及格,獲選送美國陸軍參謀大學進修;畢業返國後,曾任國防部參謀。民國卅九年年以中國駐日代表團少校團員的身份退伍後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歷史,民國五十三年獲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南伊利諾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任教,又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民國七十四年,本書在台灣出版,在青年朋友及社會大眾之間,引起極大的迴響,時至今日,本書仍以暢銷書的姿態佇立在熱門書排行榜上。然而史學界對本書的反應卻頗為冷淡,甚至有些排斥,有學者在學術研討會中公開指黃氏是「歷史學界的『瓊瑤』」;亦有人指「萬曆十五年」不是學術著作,是小說而非歷史。相較於出版後的風光,本書英文版在尋求出版的過程中,卻也曾遭受過不少的挫折。本書原稿完成於民國六十五年夏天,由於內容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此一特性反在商業性和學術性這兩方的出版界都碰了壁;商業出版公司認為,黃氏的歷史書寫涉及了明朝財政,又提到中國思想,應屬學術著作,而學術界則認為,這書既不像斷代史,也不像專題論文,缺乏分析和解剖,不倫不類,也不願承印。直至民國六十八年耶魯大學接受了本書,於民國七十年出版本書英文本。英文版問世後,曾獲1981和1982年美國書卷獎的提名。

本書英文版(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出版後,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使黃氏蜚聲國際,廣獲一般讀者好評。中文版在台灣由食貨出版社發行,迄今已多達卅餘版,是黃氏著作中最暢銷的一本。

作者除本書外,其他多部作品都成為市場上的暢銷書,如「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放寬歷史的視野」、「中國的大歷史」、「地北天南敘古今」、「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近代中國的出路」、「關係千萬重」等書,都成為暢銷書,獲得全球各地中國人的熱烈回應,成為學界異數,影響極為深遠。黃氏蒐集資料之勤,專精研究之深廣,著作成品之旺盛,近期史家相信無出其右者。有許多年輕學者公開表示受到他的啟發。然而,他在學術界內卻備嚐艱辛,受到許多來自學術界的譏評。他在自傳中曾表示:「我在校園內也面臨個人的困窘。我得不到同事的幫助或支持,卻也無法說服他們,我的歷史觀有利於整個史學研究。我在美國大學教師教學績效評量不但跌到可笑的水準,而且五年來一直都沒有出版書,說來諷刺但『萬曆十五年』的書稿被耶魯大學接納時,已經是我收到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分校遣散通知的六個月後,出書時我更已離開紐普茲了。」

參、文章結構

本書文分七章,中文版含附錄共三百五十七頁。另有明代文物建築彩色插圖十四頁。

書名雖為「萬曆十五年」,但書中內文涉及範圍卻又不只此年之事。七章各描述一人物,標題分別是「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居正」、「活著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戚繼光:孤獨的將領」、「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內容看似描述七人之生平簡略;實際上是以七人身處的時空背景,剖開當時的政治、宗法、社會、財政、軍事和文化思想進行論述。

作者以人物與相關事件為經緯,交織錯綜整個明朝制度衍生出的官僚系統、經濟組織、司法體系、軍事制度以及行政體制問題,並將論點核心置於影響這些問題最為深遠的的「禮儀與道德」兩者,一併討論明代興衰的關鍵點所在。

肆、大歷史(macro-history)觀點

作者在本書自敘與另一著作「中國大歷史」中,一再強調大歷史觀點對歷史思考的重要性。所謂的大歷史,就是書中自敘所提及的「不斤斤計較歷史人物短時片面的賢愚得失,也不是只抓住一言一事,借題發揮。而應竭力將當日社會輪廓盡量勾畫,庶幾不致因材料參差,造成對歷史人物的偏激評價。」簡化語意之後,就是將歷史背景往後推,與未來的歷史發展做互相印證。作者不拘泥、不侷限於一個時間點,而注重在「過程」、「發展」與「演變」。觀察「萬曆十五年」一書,不難發現作者雖然立題於一個時間點;但文中內容可推至過去與未來數十年間的演變。此一觀點,與當代歷史書籍多以歷史事件作為核心,頗有差異。但如作者所言:「若想要高瞻遠矚,首先必須先將歷史背景推後三四百年。」把握歷史脈絡,盡而推演整個歷史的走向,這才是新時代身為一個歷史人,所必須具備的宏觀眼光。

伍、細膩的觀察角度

從張居正生前與反對文官的明爭暗鬥,到死後遭到清算被人批評奢華無度、無人臣尊君之忠,但反對文官中居然還可以衍生出另一類的「爭權奪利」,即以「正直」作為政治籌碼的文臣。從申時行被時下批評「蘊藉不立崖異」、「首尾兩端」,作者以當時申時行對各派系文官的調和,來解釋這些批評。從張居正去世之後,立皇儲事件使得官僚體系與皇帝權力的衝突浮上檯面,作者以道德禮儀、宗教性質的約束力、文官對皇帝能力的希冀來解釋此一現象。明朝對邊疆部落的態度、互市貿易的利益、東廠錦衣衛與文官間的衝突到武官在軍事裁決上的無力,這些上述現象造就出戚繼光在應付倭寇上的化簡策略、余大猷整頓軍備的阻力而遭致失敗、譚綸與戚繼光的合作、張居正死後戚繼光被政敵攻擊等事蹟。又從軍備補給延伸出帝國供給線的錯綜盤雜、各地財政的獨立造成供給的分配不均、毫無組織性可言的軍事體制、軍戶制度導致的編制問題等因素。從這些不難看出,明末實已到了病入膏盲的境界。頭痛不醫頭、腳痛不醫腳,只想利用道德禮儀與龐大的官僚體系來鞏固風雨飄搖的帝國運勢。這樣的國家宣稱自己國力鼎盛,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說法。作者拿當朝發生的歷史事件,運用細膩的觀察角度,來描述這個已經危在旦夕的帝國命運體,充分展現中國歷史的特色,以及其長期的合理性。

陸、衝突與矛盾

史書上所記載的皇帝,多半都擁有相當奢華的物質享受。但在「萬曆十五年」中,皇帝是沒有自主意識的,皇帝只是一個文官集團的期望象徵、一個利於帝國行政作業的工具、一個帶有神秘性的全國精神中心。皇帝無法遜位,時時刻刻都得遭受文官巨大的期許壓力,任何決定都不能違背祖宗訓法、道德禮儀和傳統價值觀的規範。皇帝之所學,全部不脫文官的要求範圍之內;皇帝出宮祭祖、閱兵,文官以各種荒唐無理的理由反對。皇帝只能以二十五年不上朝的消極手段,來抵制文官的龐大力量。史書上給萬曆的評語,不外乎是「懶惰」、「昏庸無道」、「貪財」;但深入研究發現,萬曆的悲劇,是整個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禁錮,是一個人無力改變環境現狀的結果。

文官是沒有自主意識的,在四書五經的耳濡目染之下,文官只能有一種傳統的性格,以期許為全社會共同的模範、清廉愛民的地方官、為國家可曉以大義甚至於拋頭顱灑熱血亦在所不辭的忠臣。

農民是沒有自主意識的,農民所能依賴的並非成文或不成文法,而是抽象的道德價值觀、地方官員本身的判斷力以及行之有年,各階層都心照不宣的準則。

將才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將才在軍事裁定權上只能仰文官之鼻息。文官要保持帝國的穩定性,標榜穩健和平,任何軍事上的行動,都會被視為徒耗損國家實力的匹夫之勇。

國家是外強中乾的,號稱兩百萬大軍,卻被一股五十至七十人的海寇小隊輕鬆登入沿海,深入腹地如入無人之境,各地軍隊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明朝,彷彿就踮腳尖在許許多多的矛盾與衝突搭建的地基之上,搖搖晃晃地維繫著命脈。

柒、結語

明代的衰亡,並非一時一地眾人的過錯,歷史上的關鍵點,只不過是點燃火花的一撮引信。陳舊的信條沒有經過時間的催化而昇華,沒有經過眾人的反省而進步,如同一間老舊的木屋沒有重新裝潢,只能眼睜睜看著蠹蟲蛀蝕,支柱崩塌,昔日風華全都付之一炬。但明代與他朝的特異之處,在於與外在環境的巨大變遷時間點相契合。也因此,明朝的腐敗,最容易受到放大鏡式的指責和批評。

皇帝在形同監獄的宮殿內,一舉一動皆被全天下看管著。萬曆縱使沒有唐太宗的雄才大略;可也沒有夏桀商紂的暴虐無道。也許在張居正一案完結後、常洵出生前的那段時間,萬曆一度有勵精圖治之意:他能夠不辭辛勞參與各項典禮儀式,能夠對於首輔申時行的各項建議全力以赴;但在立皇儲之爭中,兩股水火不容的意念引信被點燃了,而皇帝無法改變這項鬥爭的結果,只能無力地展開報復行動。1588年後,萬曆就再也沒踏出過紫禁城一步,這可以視為萬曆無言的抗議,同樣也可以看作萬曆在精神上,被禮教活埋的殘忍。年未二十即批准陵寢的預築,正透露了這項訊息。

一個再強盛的帝國總有傾頹之時,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所痛心疾首的是,一再重複看著高牆倒塌、燒殺搶掠、妻離子散、活人相食的人間慘劇;雖然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自然界的循環法則。

「人類在歷史中所學到的,就是人類在歷史中什麼也沒學到。」這話或許有些誇大其詞,但若細細品味箇中道理,還真有幾分實在。我們期許的鑑古知今,可能是太過崇高的理論;如果能在歷史教訓中領悟,印證現實生活中所面對到的困境,不斷思考解決問題的答案,那麼前車之鑑所堆砌而成的象牙塔,也有能在人間世界上發光發熱的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