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隨筆而已噢,若是找不到文章貫通性請別來找我。
像是遇到今天全隊軍心散渙,球員在比賽前完全進入不了狀況時該怎麼辦?運用喊話、鼓勵、賽後懲罰之類的賽前心理建設,就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題。
今天的老問題:衝搶籃板,大家都講到膩了,就不再重複描述。記得communication(聯絡)很重要,如果後衛無法阻止外圍的進去衝搶籃板,那要在第一波籃板時馬上告知禁區內的隊友,再協助禁區隊友抓下籃板。
看到今天進攻籃板的表現,我在想如果我們還是進攻以外線後衛為主,內線禁區為輔,那要不要在進攻戰術中大量導入pick & roll和double screen(雙檔)?畢竟後衛的持球時間較長,我們後衛也較缺乏自己持球突破的能力,需要設計一些戰術來替後衛群製造空檔,或是切入的時機。今天看到響峙學長和彥勳學長的一個雙檔(雖然可能不是整體戰術設計的一部分),但看到小組搭配跑出來的空檔,心中總是有一些莫名的感動。
這一場算是第一次遇到多重防守陣勢的隊伍(32、人盯人、全半場壓迫),可能是之前沒有太針對人盯人進行進攻演練,前兩節常常會遇到外面三個站太外面,裡面兩個沉底沒有上來做接應的動作,中間有很大的空檔,但是對方的防守陣勢卻不需要什麼更動。在外圍傳導的很辛苦,但是球的流動性並沒有增加,以致於缺乏整體的進攻效率。 以後練習可以嘗試針對不同的防守模式來做進攻演練,例如在史學盃看到並不是每隻隊伍都會使用23(中興的212、淡江的32),基本上可以先從人盯人防守開始練我們的進攻,尤其是當大四或大三主力不在的時候,要如何維持半場的進攻品質就很重要。
我們的early flow(第一階段快攻),拖車的速度可以再跟進快一點。
完蛋了,總不該全部都說缺點吧!來談一點優點:
當然是佑豪啊!今天終於打出身價了,穩定的中距離、快攻,算是今日最大驚奇了吧!
還有一球,彥勳在左邊底接球,佑豪在左邊45度角吸引防守者,剛在弧底給球完畢的阿洨師,馬上衝中路走一個空手切,彥勳回傳給阿洨師,這球就算奶油掉了,也是好球。現階段我覺得只要有打出戰術雛型(希望在未來能將小組搭配擴大範圍到全盤戰術上),那就是好球了,戰術執行度可以慢慢再作調整。
可能是新舊隊長交接,感覺今天球隊的向心力沒有在史學盃時來得如此強烈(例如喊話、集合),希望以後每場比賽時,球隊都能拿出「再累也要幹爆你」的氣勢。
最後,無論遇上哪些對手,都不能再大意,每場球都要戰戰兢兢的打!
- Dec 14 Fri 2007 01:58
心情隨筆 聯盟賽雜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