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眼睛閉上了。水滴落下了流理檯,底下的入口讓悲傷化為一陣漩渦。
指針抵達午夜十二點,漩渦依然在吞噬著十二點前的所有一切,那些不屬於正常世界的一切。水光浮現油綠色的亮光,持續旋轉著。
在水聲迴蕩的空間內,一切彷彿都停止了,時間被按下回溯的碼表,從現在紛擾纏身的人,到三歲堆沙堡,到二歲騎三輪車在馬路上,到羊水內的一點微弱光芒。
那光芒與漩渦一同墜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唯一證明存在過的痕跡,只有碰觸到底端的小聲響。
零時一分,流理檯又回復成一如往常的寂靜,漩渦消失了;而我也變回了一個正常人,臉上留有波紋鑿刻過的一些皺折。
漩渦就這樣每天刻、每天刻,把我的純真,一點一滴地吸入世界之外。
- Mar 13 Tue 2007 19:17
漩渦
- Mar 13 Tue 2007 19:17
漩渦
靜靜的,眼睛閉上了。水滴落下了流理檯,底下的入口讓悲傷化為一陣漩渦。
指針抵達午夜十二點,漩渦依然在吞噬著十二點前的所有一切,那些不屬於正常世界的一切。水光浮現油綠色的亮光,持續旋轉著。
在水聲迴蕩的空間內,一切彷彿都停止了,時間被按下回溯的碼表,從現在紛擾纏身的人,到三歲堆沙堡,到二歲騎三輪車在馬路上,到羊水內的一點微弱光芒。
那光芒與漩渦一同墜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唯一證明存在過的痕跡,只有碰觸到底端的小聲響。
零時一分,流理檯又回復成一如往常的寂靜,漩渦消失了;而我也變回了一個正常人,臉上留有波紋鑿刻過的一些皺折。
漩渦就這樣每天刻、每天刻,把我的純真,一點一滴地吸入世界之外。
- Mar 10 Sat 2007 19:49
一樣星,兩樣情
摘文/XXL3月號 編輯修正/Me
其實,我相當明白這兩者之間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不論是球員水準、市場價值、全世界知名度、甚至是最基本面─球員的身體素質與技巧,SBL可能連NBA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身為一個喜愛籃球的人,我寧願選擇離我最接近的地方,享受當一個球迷的樂趣。NBA再怎麼華麗夢幻,它依然是存在於地球的另一端,而能夠到場觀賞的人,在台灣簡直是屈指可數。SBL雖然規模不大,卻也不失為國內最高籃球殿堂。它雖然樣樣通也樣樣鬆的仿效著NBA;但不管如何,它依然站在台灣籃球的最頂端。
然而這一次,近距離觀賞SBL全明星賽,卻帶給了我無限震撼;不,應該說是遺憾。
三分球無限制地狂抽猛送,不斷地來回折返跑,沒有防守,更沒有所謂精妙技術的進攻,與跑籃沒什麼兩樣的灌籃大賽;剩下的只有老將的黃昏餘暇,支撐著這個周日的最後一絲光芒。其實,外行人都看得出來,國內籃球的唯一希望正逐漸沒落當中。
身為一個到場買票的球迷,這種毫無意義,甚至連「秀」字都稱不上的明星賽,除了一連串的失望與扼腕,除了在這裡長吁短嘆,替國內的籃球運動憂心外,我的心情之落寞,真可謂「罄竹難書」。
不管國內籃壇的歷史多麼曲折,國家隊在亞洲排名如何,難道手中握有最強球員的教練們,不知道全明星賽也是一場比賽嗎?既然是比賽,除了進攻外,防守就不是比賽的一部分了嗎?談到進攻,除了三分球、跑快攻外,今年的SBL明星賽還剩下些什麼?
羅興樑在開賽時就展現了百步穿楊的功力。他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投籃,而是執著與熱情。倘若他擁有飛人的體能與身手,我想他也會毫不保留地全部運用在球場上,不會因為「這只是全明星賽」而有所絲毫保留。除了他,其他球員大概只是抱持著度假的心態上場「打球」吧。
我一直相信,有好的防守,才能激勵出完美的進攻。喬丹(Michael Jordan)的進攻美技,是全世界籃球迷的熱門話題;但如果沒有動輒兩人以上的緊迫包夾,沒有所謂「喬丹法則」的防守戰術,沒有全世界最凶悍的防守高手們輪番伺候,而只是給喬丹無限的投籃空擋,充其量,他只會是個歷史點過名的定點射手。能練習投籃,又何必辛苦拉三竿?
防守和進攻,少了其中一項,就不能算是一場完整的比賽,只能算是練球。既然如此,球迷們又何必辛苦排隊花錢買票,浪費時間金錢大老遠地跑去看明星們「練球」?
看了上半場「練球」20分鐘後,三分球大賽決賽的高張力對抗,才真正喚醒了沉睡中的球迷。對球員而言,由於受過專業訓練,投籃最大的障礙已不是手感或技術的問題,而是心理壓力。陳世念在一開始就投出了高標20分,直接壓垮了隨後的陳立偉與周士淵;但李學林能克服心魔,連進10球,球迷的激昂的心早就被籃球在空中的優美弧線牽動著。這短短的幾秒,也是白館溫度最高最熱的時刻。
灌籃大賽原本以為會是洋將的個人秀,但國內幾名球員的拼戰精神,雖然被天賦打了折扣,仍然沒有辜負「扣將」的稱謂。張羽霖的「蠻牛飛扣」,光是勇於挑戰的勇氣,就值得肯定及鼓勵,拿下冠軍,實至名歸!
下半場隨後開始進行,球員們的折返跑再次啟動。白館的噪音隨著計時器的流動慢慢變小了,空出來的座位顏色,也逐漸取代了原本的一片漆黑。本年度國內最盛大的籃球群星會,最後就在田壘拿下MVP後宣告結束。那一瞬間,我真不曉得到底該不該踏出白館,因為這應該是SBL在白館最後一次的明星賽,也將是我最後一次現場觀看明星賽。
人群散去,國內籃球黑暗期重現的不詳預感卻不停地襲上心頭。「態度」可以決定比賽的勝負,也可以決定比賽的品質。球員的度假心態,讓明星賽成為像廟會一般的雞肋朝拜,不論是NBA,還是SBL,或多或少都會成為票房的絆腳石;然而NBA有全世界的市場撐腰,有全世界最具天賦與技巧的球員加持,更有悠久的歷史與淹腳目的資本揮霍─而SBL呢?
白館即將走入歷史,SBL會跟隨它的腳步嗎?希望不會,態度決定這一切。
咳咳,抱病發燒打這麼長的一段文章,要死了我....
- Mar 10 Sat 2007 19:49
一樣星,兩樣情
摘文/XXL3月號 編輯修正/Me
其實,我相當明白這兩者之間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不論是球員水準、市場價值、全世界知名度、甚至是最基本面─球員的身體素質與技巧,SBL可能連NBA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身為一個喜愛籃球的人,我寧願選擇離我最接近的地方,享受當一個球迷的樂趣。NBA再怎麼華麗夢幻,它依然是存在於地球的另一端,而能夠到場觀賞的人,在台灣簡直是屈指可數。SBL雖然規模不大,卻也不失為國內最高籃球殿堂。它雖然樣樣通也樣樣鬆的仿效著NBA;但不管如何,它依然站在台灣籃球的最頂端。
然而這一次,近距離觀賞SBL全明星賽,卻帶給了我無限震撼;不,應該說是遺憾。
三分球無限制地狂抽猛送,不斷地來回折返跑,沒有防守,更沒有所謂精妙技術的進攻,與跑籃沒什麼兩樣的灌籃大賽;剩下的只有老將的黃昏餘暇,支撐著這個周日的最後一絲光芒。其實,外行人都看得出來,國內籃球的唯一希望正逐漸沒落當中。
身為一個到場買票的球迷,這種毫無意義,甚至連「秀」字都稱不上的明星賽,除了一連串的失望與扼腕,除了在這裡長吁短嘆,替國內的籃球運動憂心外,我的心情之落寞,真可謂「罄竹難書」。
不管國內籃壇的歷史多麼曲折,國家隊在亞洲排名如何,難道手中握有最強球員的教練們,不知道全明星賽也是一場比賽嗎?既然是比賽,除了進攻外,防守就不是比賽的一部分了嗎?談到進攻,除了三分球、跑快攻外,今年的SBL明星賽還剩下些什麼?
羅興樑在開賽時就展現了百步穿楊的功力。他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投籃,而是執著與熱情。倘若他擁有飛人的體能與身手,我想他也會毫不保留地全部運用在球場上,不會因為「這只是全明星賽」而有所絲毫保留。除了他,其他球員大概只是抱持著度假的心態上場「打球」吧。
我一直相信,有好的防守,才能激勵出完美的進攻。喬丹(Michael Jordan)的進攻美技,是全世界籃球迷的熱門話題;但如果沒有動輒兩人以上的緊迫包夾,沒有所謂「喬丹法則」的防守戰術,沒有全世界最凶悍的防守高手們輪番伺候,而只是給喬丹無限的投籃空擋,充其量,他只會是個歷史點過名的定點射手。能練習投籃,又何必辛苦拉三竿?
防守和進攻,少了其中一項,就不能算是一場完整的比賽,只能算是練球。既然如此,球迷們又何必辛苦排隊花錢買票,浪費時間金錢大老遠地跑去看明星們「練球」?
看了上半場「練球」20分鐘後,三分球大賽決賽的高張力對抗,才真正喚醒了沉睡中的球迷。對球員而言,由於受過專業訓練,投籃最大的障礙已不是手感或技術的問題,而是心理壓力。陳世念在一開始就投出了高標20分,直接壓垮了隨後的陳立偉與周士淵;但李學林能克服心魔,連進10球,球迷的激昂的心早就被籃球在空中的優美弧線牽動著。這短短的幾秒,也是白館溫度最高最熱的時刻。
灌籃大賽原本以為會是洋將的個人秀,但國內幾名球員的拼戰精神,雖然被天賦打了折扣,仍然沒有辜負「扣將」的稱謂。張羽霖的「蠻牛飛扣」,光是勇於挑戰的勇氣,就值得肯定及鼓勵,拿下冠軍,實至名歸!
下半場隨後開始進行,球員們的折返跑再次啟動。白館的噪音隨著計時器的流動慢慢變小了,空出來的座位顏色,也逐漸取代了原本的一片漆黑。本年度國內最盛大的籃球群星會,最後就在田壘拿下MVP後宣告結束。那一瞬間,我真不曉得到底該不該踏出白館,因為這應該是SBL在白館最後一次的明星賽,也將是我最後一次現場觀看明星賽。
人群散去,國內籃球黑暗期重現的不詳預感卻不停地襲上心頭。「態度」可以決定比賽的勝負,也可以決定比賽的品質。球員的度假心態,讓明星賽成為像廟會一般的雞肋朝拜,不論是NBA,還是SBL,或多或少都會成為票房的絆腳石;然而NBA有全世界的市場撐腰,有全世界最具天賦與技巧的球員加持,更有悠久的歷史與淹腳目的資本揮霍─而SBL呢?
白館即將走入歷史,SBL會跟隨它的腳步嗎?希望不會,態度決定這一切。
咳咳,抱病發燒打這麼長的一段文章,要死了我....
- Mar 06 Tue 2007 19:04
Dear...
人在被環境逼壓到絕境時,總會跳脫原本正常的思考邏輯,進入他人眼中的「脫序」現象。
最近我身旁有許多這種例子,除了一一安慰,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被這種情況搞得有些疲憊。他們都有一種共同的特質:很喜歡拿與事實不符的假象欺騙自己,藉此安慰自己,活在自己所設立的小天堂中。
那是不對的。任憑你怎樣試圖躲避、矇騙、催眠受傷的心靈,你─我們,都依然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是鐵證如山的事實。我們不可能去嘗試改變整個世界;所以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內心的偏差。適時地強迫調整自己對環境的觀念,讓自己心靈等級不斷提升,才是人類對生命的負責態度。
一了百了是最讓人不屑的死法─也許你認為你躲開了所有問題;但,問題依然還擺在那動也沒動,生命的消逝只不過是傻子的解脫,一種無濟於事的做法。
嘴巴說可以應付所有問題的接踵而來;不過,你心靈的強度,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就連看過許多風浪的我,也不敢對所有困境打著一切輕鬆的口號。我們該思考的,不是應該怎麼做;而是應該去做。
人生若是一點困頓都沒有,起不了美麗的浪濤,就像一個家境優渥的生活白癡,住在南京東路3段,坐計程車去南京東路4段相親,送女方回家還要包計程車去南京東路5段,還直呼從來沒看過南京東路5段長什麼模樣...(打個比方,如有雷同,請多包含。)
你想做這種人嗎?至少我是不想的(笑)。
無論我們遇上什麼艱辛的處境,讓自己難過、沮喪、失望、憤怒、焦慮,這些都是屬於自身情感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去壓抑它、漠視它;但重點在於,如何在情緒發出後,收回這些負面情緒,把情緒化為一種對人生樂觀的助力,而非悲觀的阻力,才是能否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以上獻給最近有一些小麻煩的所有朋友們。在難過時,記得去想起你們最親愛的人(願意花一輩子與所有來無私奉獻愛的人)。
- Mar 06 Tue 2007 19:04
Dear...
人在被環境逼壓到絕境時,總會跳脫原本正常的思考邏輯,進入他人眼中的「脫序」現象。
最近我身旁有許多這種例子,除了一一安慰,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被這種情況搞得有些疲憊。他們都有一種共同的特質:很喜歡拿與事實不符的假象欺騙自己,藉此安慰自己,活在自己所設立的小天堂中。
那是不對的。任憑你怎樣試圖躲避、矇騙、催眠受傷的心靈,你─我們,都依然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是鐵證如山的事實。我們不可能去嘗試改變整個世界;所以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內心的偏差。適時地強迫調整自己對環境的觀念,讓自己心靈等級不斷提升,才是人類對生命的負責態度。
一了百了是最讓人不屑的死法─也許你認為你躲開了所有問題;但,問題依然還擺在那動也沒動,生命的消逝只不過是傻子的解脫,一種無濟於事的做法。
嘴巴說可以應付所有問題的接踵而來;不過,你心靈的強度,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就連看過許多風浪的我,也不敢對所有困境打著一切輕鬆的口號。我們該思考的,不是應該怎麼做;而是應該去做。
人生若是一點困頓都沒有,起不了美麗的浪濤,就像一個家境優渥的生活白癡,住在南京東路3段,坐計程車去南京東路4段相親,送女方回家還要包計程車去南京東路5段,還直呼從來沒看過南京東路5段長什麼模樣...(打個比方,如有雷同,請多包含。)
你想做這種人嗎?至少我是不想的(笑)。
無論我們遇上什麼艱辛的處境,讓自己難過、沮喪、失望、憤怒、焦慮,這些都是屬於自身情感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去壓抑它、漠視它;但重點在於,如何在情緒發出後,收回這些負面情緒,把情緒化為一種對人生樂觀的助力,而非悲觀的阻力,才是能否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以上獻給最近有一些小麻煩的所有朋友們。在難過時,記得去想起你們最親愛的人(願意花一輩子與所有來無私奉獻愛的人)。
- Mar 04 Sun 2007 23:09
Emotion
人類真的是一種奇妙的動物。(我好像在其他文章也打過類似的開頭。)
相較於其他動物,人類更能夠利用肢體動作或顏面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問題是,情感是從何而來的?暫且撇開神經學等科學論談,我認為情感是建立於同理心、愛、意識與移情作用這四大點上;當然無法以這四點來一言概之,我只是大概做個分類。
看到這裡,許多人一定以為我要長篇大屁了;不,我只是「窈窕淑女,小人好逑。」寫寫令自己心情舒暢的東西罷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我有欣賞的對象。不過很多人都把「欣賞」誤認為是「喜歡」,錯,這兩個是不完全相同的。
看我悄悄拉回主題吧。
我所欣賞的兩個人,都有著幾點很相似的共同特徵,像是迷糊、傻、愛笑等等。而這些人格特徵,都跟曉諭十分相似...
這就是所謂的移情作用吧。
看女生的第一標準,我都是以內在為第一要務,外表其次;像很美麗的女生,個性白目到極點的,也是大有人在。
不過欣賞歸欣賞,要交女朋友─等緣分到了再說吧。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Mar 04 Sun 2007 23:09
Emotion
人類真的是一種奇妙的動物。(我好像在其他文章也打過類似的開頭。)
相較於其他動物,人類更能夠利用肢體動作或顏面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問題是,情感是從何而來的?暫且撇開神經學等科學論談,我認為情感是建立於同理心、愛、意識與移情作用這四大點上;當然無法以這四點來一言概之,我只是大概做個分類。
看到這裡,許多人一定以為我要長篇大屁了;不,我只是「窈窕淑女,小人好逑。」寫寫令自己心情舒暢的東西罷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我有欣賞的對象。不過很多人都把「欣賞」誤認為是「喜歡」,錯,這兩個是不完全相同的。
看我悄悄拉回主題吧。
我所欣賞的兩個人,都有著幾點很相似的共同特徵,像是迷糊、傻、愛笑等等。而這些人格特徵,都跟曉諭十分相似...
這就是所謂的移情作用吧。
看女生的第一標準,我都是以內在為第一要務,外表其次;像很美麗的女生,個性白目到極點的,也是大有人在。
不過欣賞歸欣賞,要交女朋友─等緣分到了再說吧。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Mar 03 Sat 2007 23:55
心情隨筆 改變人生觀的一本書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是M.Scott Peck.M.D所著,書名叫做《心靈地圖》。我想應該很多人都聽過才是。
裡頭提到了許多心裡疾病的案例,與發生的原因。從心靈成長,到紀律、愛、宗教、神恩、潛意識與意識、懶惰等一些平常我們看不到,卻充滿我們四周的影響精神心理的因子。
書裡提到許多個案,很多都是環境衝突,進而影響一個人在成長至成年人時,所表現出的異態:精神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這兩種相對的表現型態,多半與幼年或童年父母親的管教態度有相對關係。
原來人類的原罪是源於懶惰,一份不肯輕易改變自我現狀的懶惰;不肯力圖打破舊有侷限,迷思在過去的安逸上。而我現在才知道,這是一種常態,卻也是一種病態。很多人,都有這種病態,只是症狀輕微或嚴重的區別而已。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人性、對上帝、對所有世界設定的衝突因子,又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我希望我能做個永遠違抗大自然原則的人。進化本身就是一種違抗自然原則的原則。
而我的心靈,正一直進化著。
- Mar 03 Sat 2007 23:55
心情隨筆 改變人生觀的一本書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是M.Scott Peck.M.D所著,書名叫做《心靈地圖》。我想應該很多人都聽過才是。
裡頭提到了許多心裡疾病的案例,與發生的原因。從心靈成長,到紀律、愛、宗教、神恩、潛意識與意識、懶惰等一些平常我們看不到,卻充滿我們四周的影響精神心理的因子。
書裡提到許多個案,很多都是環境衝突,進而影響一個人在成長至成年人時,所表現出的異態:精神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這兩種相對的表現型態,多半與幼年或童年父母親的管教態度有相對關係。
原來人類的原罪是源於懶惰,一份不肯輕易改變自我現狀的懶惰;不肯力圖打破舊有侷限,迷思在過去的安逸上。而我現在才知道,這是一種常態,卻也是一種病態。很多人,都有這種病態,只是症狀輕微或嚴重的區別而已。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人性、對上帝、對所有世界設定的衝突因子,又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我希望我能做個永遠違抗大自然原則的人。進化本身就是一種違抗自然原則的原則。
而我的心靈,正一直進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