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惡搞、轉載文章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本已經打算不再寫這一類點名的東西了(那2個100問真是讓人永生難忘);不過看在顏阿士榕誠心誠意「點名」的份上,我也只好默默的、誠心誠意的「被點名」了...

-------------------------



A:
被我點到名的人要在自己的無名寫下自己的答案,
再來去掉自己一個不喜歡的問題再加自己出一題,
但仍要組成20個問題,再傳給8個人,填完問卷後,
列出8位需要回答問卷的人,並留言通知對方--你被點名了!
被點名者不得拒絕回答問題,完成遊戲的人將會永遠得到大家的祝福。

B:
這8個人要在自己的網誌中註明是從哪裏接到的,
並且再傳給其他8個人,讓遊戲繼續下去,不得回傳
被點到名字的人將會得到大家的祝福,
並且所有美好的願望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XD



-------------------------

點到我的是→顏阿士榕

-------------------------



1.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

答:製造數量足夠毀滅地球的核子彈。


2.後悔跟遺憾你只能選一個你選哪個?

答:遺憾。在後悔無時無刻都充斥著自己的生活中時,你只能選擇遺憾...


3.你喜歡的顏色?

答:黑、藍。


4.你有多久沒有傻笑了?

答:就像蜂鳥揮振翅膀一樣久。


5.你最想去哪個地方?

答:心中沒有慾望,不存在的「那個」地方。


6.最受不了自己什麼?

答:健忘。


7.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你會怎麼辦?

答:沉默的眺望遠方,然後大聲罵幹。


8.最害怕失去的東西?

答:沒有。


9.遇到喜歡的人,你是勇敢表白還是默默關注?

答:先默默關注是否為真喜歡。


10.最想擁有的超能力?

答:讓世界從頭歸零。


11.對你(妳)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

答:解決背負已久的爛宿命。


12.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最想?

答:不要有人生。


13.最討厭別人做啥事?

答:什麼事都想做。


14.你吃過最好吃的是什麼?

答:我認為最好吃的食物。


15.如果能讓你實現一個願望,會是什麼?

答:我的願望是,要很多個願望。


16.現在最想說什麼?

答:幹。


17.想對傳給你的人說?

答:好可愛呢。


18.如果有人處處都針對你(妳), 你(妳)會?

答:無所謂。


19.想對自己說?

答: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20.下輩子想當男生還是女生?為什麼?

答:畜生。這輩子造太多孽了,總要用下半輩子來贖罪。



我累了,不想給祝福也不想收到祝福...依照慣例,解散。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文章來源:http://blog.pixnet.net/aleon/post/12539299



因為虛榮,我親手把自己變成了紅透日本的AV女郎。夢醒時,我終於知道,女人可以沒有金錢,但一定要有尊嚴!



口述:

東京真是個購物天堂!站在銀座有如「半透明」的時尚大廈前,我被徹底震撼了,這裡是東京最珠光寶氣的地段,猶如巴黎的香榭麗捨、紐約的第五大道,櫥窗佈置極其奢華,我貪婪地流連忘返,摸著自己空癟的錢袋,只能享受Window shopping的視覺盛宴一想到晚上要住在簡陋的公寓裡,我就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難道,我來日本就是為了窮受罪嗎?



花花都市的誘惑

我出身在一個條件優越的家庭,相貌清秀,身材高挑豐滿,是公認的美人胚子,從小養尊處優慣了,性格有點驕橫,劉健是我的初戀男友,大學的師兄,他是最能包容我缺點的男人,所以,他去日本留學後,我也很快辦理了陪讀手續。

出發前,爸爸曾給了我一張信用卡,裡面有10萬美金,還可以透支。可是劉健說這筆錢要留給我讀研究生,日常開銷由他負責。雖然劉健說過留學很清苦,要做很多兼職才能勉強度日,但是,當劉健把我從機場接回家裡時,我仍舊是嚇了一跳:狹小陰暗的日式臥室,睡著破爛的踏踏米,房間裡散發著濃重的霉味,房間裡不時有蟑螂爬出來。當時我就傻掉了。

初來日本,我聽不懂日文,學校也沒有申請,日子過得極其鬱悶。劉健早出晚歸,上完課還要打工,回來已經是深夜了。我每天自己在家裡煮東西吃,劉健的經濟拮据,只買得起雞肉和麵條,每天清湯寡水,日子苦悶又無聊。

為了打發時間,我白天就出去逛街,可是走在燈紅酒綠的街道,看著滿街的摩登女郎,我的心被撩動得終於忍不住了,不顧劉健的勸阻,用爸爸信用卡的錢裝修了租來的房子,瘋狂地購買頂尖品牌的潮流飾品,很快就花掉了五萬美金。

我被劉健斥責「亂花錢」,而父親在拿到賬單後大怒,凍結了賬戶,宣稱直到我讀研究生為止。失去了經濟支撐,我失魂落魄地走在銀座繁華的街道上,突然被一個衣著時尚的男人攔住了我的去路,對我急切地說著日語,我茫然地望著他,翻出手袋裡的日文口語書,加上簡單的英文與他對話。當他知道我是中國人時,更加熱情了。原來,他是一個星探,認為我很有做藝人的資本。

聽他說這份工作不累,而且報酬極高,我有點猶豫地跟著他來到一棟漂亮的大廈,看到他的辦公室有一整層樓,我的戒心完全消除了。他領來一位優雅的女孩,就退了出去。

這個女孩有一頭時髦的棕金色卷髮,化著精緻的妝,穿著翡翠綠的短裙,沉默地看了我很久,竟然說起了普通話:「我來自上海,日本名字叫智子。你真的想好了嗎?AV片比情色片還暴露,會出賣你的尊嚴與靈魂。」我立刻呆住了,東京好歹是個文明大都市,怎麼有這麼猥瑣的職業,我感覺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拿起手袋奪門而去。

我按著癟癟的錢包,看著自己寒酸的衣服,終於答應了,當場簽下了合同,起了日文名字「籐香」,拿到了預付的50萬日元。我走出了大廈,第一次伸手攔了的士,直奔到跟劉健居住的小屋前,默默地向過去告別,從此,我就是AV女郎籐香了再不是那個純真的中國小妞楊青了。沒有錢的痛苦,把我逼上了這條路。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第一次拍攝的痛苦

第一次拍攝的場景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讓我穿上日本高中女生的制服,劇情是和男老師做愛。我雖然鼓足了勇氣,可在赤亮的鎂光燈下,我依舊退縮了,那幾個參與拍攝的男主角也不算難看,但有種猥瑣的感覺,而且和陌生人做愛我還不能馬上接受。

我縮在角落裡,渾身發抖,緊抱著肩膀哭泣,智子過來安慰我,「既然選擇了,就要勇敢面對!」我含著淚眼抬起頭,她的眼神裡充滿著同情與憂慮。是呀,這不就是我的選擇嗎?訂金都被我花光了,根本沒有選擇。

15分鐘後,智子支開了其他人員,現場只剩下攝像和男主角,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進入了影棚,在影棚門關閉的那刻,我知道我的靈魂和尊嚴已被踩在了腳下。

我的羞澀稚嫩恰巧是這部AV所需要的,所以拍攝還算順利,但當攝像師提出更出位的動作時,我覺得非常難以接受,而且還要我帶著滿臉微笑陶醉的表情,我覺得一陣反胃,嘔吐了起來,那個男主角並沒有厭煩我,而是說算了,先拍別的吧。

漸漸的,我開始享受這份工作,每當AV男主角開始撫摩我的身體,我不再抗拒,開始變得輕鬆自然,越來越放得開,漸漸迷失了自我...

只要是穿制服的AV偶像,不論是表演什麼動作,都能激發男人的性幻想。我這個臉蛋嬌好與身體火辣的新面孔,很幸運地迅速竄紅了。為了保持熱度,工作室為我拍了性感寫真,接連又拍了幾部AV,我的身價已經翻到每部1千萬日元(60萬人民幣)。我搬進了銀座最豪華的公寓,開始出入不同的高檔場所,購買最潮流的服飾,揮金如土。

在日本,性文化的傳播是驚人的,AV女郎並不會受到歧視,反而是受到很多人追捧。我驚訝地發現,AV女郎中有不少中國女孩,都像我一樣,起一個日本名字就出道了,而且公司會為你保護好私人資料。我算是個幸運兒,在一年內就獲得了很多,被評為當年「最令男人性幻想的女優」第12名。

這一切,讓我很滿足,工作確實不累,性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能得到大把報酬,也不需要擔心會染病,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漸漸讓我淪陷。



回頭根本沒有岸

正當我享受著奢華生活的時候,劉健找到了我的住所,瘋了似地衝進來,他忿恨地看著我,眼睛裡掛滿鮮紅的血絲,彷彿隨時噴出火,大吼一聲:「為什麼?」然後猛地甩來兩記響亮的耳光:「我看到你的寫真集了,你居然就是最近最紅的AV女郎!」看著我紅腫的臉,他的眼淚奪眶而出,撲過來緊緊地摟我入懷,哭了!「都是我不好,讓你...」

看他哽咽得說不下去,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使勁地推開他,勝券在握地冷笑道:「關你什麼事,我樂意!你什麼都給不了我。但我還是感謝你,讓我見識了美妙的東京,成為出色的AV**。」

劉健驚愕地看著我,退後了兩步,半晌說不出話。兩分鐘後,他走了,悲憤地留下一句:「沒想到你是這麼虛榮的女人,丟臉都丟到日本來了!」聽著被摔得山響的關門聲,我蹲在地上痛哭起來,偽裝起來的堅強,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我第二天就病倒了,軟弱無力地躺在床上,心上傷痕纍纍。智子來了,默默地在我床邊坐著,第一次,她撕下優雅的面孔,跟我推心置腹地長談:「AV女郎的演藝生涯很短的,新進的美少女很快就會取代你。你看,97年最受歡迎的AV明星冰高小夜和憂目瞳,現在影都沒有了,你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該想想未來了!」智子的話讓我徹底清醒了,是呀,我用肉體交換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日語沒有長進,學校更沒有再申請。這種生活,值得嗎?

病好後,我向工作室提出瞭解約,因為已經人氣下滑,工作室很爽快地答應了。失去了高收入,我只能搬到了簡陋的普通民宅,準備找學校上學,並且找工作。

想不到,我準備從良上岸,卻遭到了一系列的不測...



那天,我找了一天的工作都沒有結果,傍晚的時候,拖著疲憊的腳步走回租住的小屋,經過一片偏僻的林子時,我被三四個不良少年攔住,其中有一個竟然認出我是拍XXAV的女優,猥瑣地狂笑起來。我全身發軟,歇斯底里地呼救,但是依舊被輪姦了。我不敢報警,也沒臉報警,我含著淚忍耐下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鄰居那個骯髒的老頭竟然也企圖猥褻我,我憤怒了,也悲哀起來,經常在深夜裡滿頭大汗地驚醒。我感覺到很孤獨,掙來的錢已經揮霍得所剩無幾了,好想回到中國開始新的生活。

我想起了劉健,淋著細若針尖的雨絲,我來到他租住的地方。他鐵青著臉開了門。在他面前,我感覺到很羞愧,跪坐在踏踏米上一陣痛哭,很久才吐出一句:「求你帶我回去,我一分鐘也不能呆了!」劉健僵住了,他看著我,欲言又止,終究沒有發問,只是默默地遞來乾毛巾,讓我擦乾頭髮和身體,冷冷地說:「再等一個星期,畢業證拿到了,我就帶你回去。」像得了一個承諾,我疲憊地向他道了謝,關上門的時候,我看到了劉健眼裡閃爍著淚光...



飛機終於飛離東京上空,向中國飛去,我坐在劉健的身邊,他一句話也沒說,甚至不正眼望向我。到了首都機場,劉健幫我把那堆奢侈的行李提好,送到我的面前,漠然地歎了口氣說:「你自己珍重吧,我的責任完成了,我走了!」他果斷地轉身離去,看著他漸漸遠去的背影,我的淚水洶湧而下,我傷痕纍纍,我一無所有,我只剩下AV女郎的職業經歷。



後記說明:

AV女優的入行,大多也是經過星探的發掘,與各家公司簽立正式合同,成為該公司旗下的正式AV女優,然後由公司來安排她們的演出。在演出之前,她們會得到一張表格,上面寫著各種在AV中有可能產生的行為,大約有30到40項之多,各個項目分的十分詳細,也都非常的正規。AV女優們要做的就是在每一項後面打勾或是打叉,表明自己能否接受該項行為。這些項目大概有:各種捆綁的方式,發生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接吻,顏射,甚至還有黃色笑話等等,條目非常多,涉及到了每一種AV類型的各個細節,由下圖來看(這張圖較舊,僅供參考),其實收入並不高,但還是有許多人願意去賺這個錢,真是不太能理解。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AV女優根據自己能接受程度填寫表格,交給公司以後,公司會根據你的表格內容來給女優們具體安排影片的內容,一般不會出現讓女優們無法接受的場面。還有一點就是,這張表格的每一項條目後面會標明接受該行為所得到的酬金,越是不容易的項目,酬金自然也就越高。大家都能接受的,例如講黃色笑話,所得的酬勞就很低,也只有150日圓。根據這個表格可以判斷出每位女優拍攝一部片子所得到的酬勞基本上折合人民幣在4000元左右。好一點的女優們在公司的拍片數量一般是每月4到5部,差一些的就沒準了,畢竟拍的片子是想要用來賺錢的。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新聞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1/4200107.shtml(很感謝老媽的功高苦勞;不過還是想讓她看一眼這篇新聞。)



瑞典人胡馬迪不愛拖泥帶水,但台灣人喜歡圓融、不直接說「不」的文化,常讓簡單的事變複雜。

不過,習慣了規律、穩定的瑞典風格,胡馬迪更欣賞台灣在競爭下迸發的靈活。待在台灣三年半,台灣人的打拚精神更是他強力推薦瑞典人學習的特色;但他也提醒:「拚過頭」有礙健康。



房東發喜帖「炸」我

問:台灣人給你什麼印象?

答:熱情、友善、有禮貌。雖然彼此不熟,看你感冒了,會主動教你一些偏方。

台灣人好像比較禮遇外國人。有一次到醫院看病抽號碼牌,竟有病患堅持讓我先抽,這種奇怪的好意讓我很尷尬。

問:參加過台灣的婚喪喜慶嗎?

答:這裡的紅白包文化的確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我從沒見過房東的兒子,但房東還是發兒子的結婚喜帖給我!瑞典婚禮的賓客都是至親好友,台灣好像不分親疏,不邀請像是不夠意思。

在瑞典參加喪禮,是為了送往生者最後一程,送花就能表心意,就算要包「白包(奠儀)」,也為了幫助喪家。但台灣的習俗是不論貧富都要送白包,如果喪家很有錢,我搞不懂要包多少?喪家回送毛巾,我也不懂為什麼。



夜生活有活力

問:台灣有各種夜生活,在瑞典逛街只到晚上七點。你喜歡哪一種生活?

答:台灣有夜市、KTV、酒吧、釣蝦場…,下了班不怕沒地方去,我很喜歡。

在瑞典,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社會制度讓我們「很family(居家)」,勞動法讓瑞典人不必加班,可以準時下班,去運動、接小孩回家,一起吃飯、做功課,好好過家庭生活。商店只開到晚上七點,很多台灣人覺得很無聊,但我們認為這種犧牲是值得的。

台灣夜生活讓人感覺很有活力,但有學者說,夜生活豐富,常不在家,會影響親子關係和閱讀習慣。這點我很贊同。



炸雞排配檸檬汁 讚

問:最愛吃台灣什麼食物?

答:我常排隊買路邊攤的炸雞排,配上檸檬汁,實在讚。台灣食物選擇多樣,從很便宜到很貴都有,多數國家都比不上,我很喜歡。

問:你覺得台灣人快樂嗎?

答:我常聽朋友形容台灣人是「拚命三郎」,不但常加班,下班手機也不能隨便關,得隨時待命,在瑞典絕不可能。

瑞典人不加班是法律規定,讓你變得更有效率,從我們的高國民所得可以證明。

另外,台灣人的小孩生病,大人要請假在家照顧,或是想提早下班到安親班接小孩,員工都會不好意思,要找其他藉口。我覺得很奇怪,在瑞典,孩子比工作優先,沒有人覺得不對。



都想自己當老闆

問:你做北歐旅遊生意,有何感想?

答:台灣人愛旅行,而且很大膽,事前會認真做功課,女性比較擅長規畫行程。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先生要去北歐玩,嚇我一跳,因為他長途旅行有高風險,但他說:「沒關係,我還是很想去。」

台灣人很會做生意,都想自己當老闆。我覺得有夢想是很棒的;但小老闆太多,競爭也很激烈。我看到台灣的老闆會設法先把生意接下來,再解決問題;產出的品質也許不是最理想,但通常夠好,這是激烈競爭培養的能力。

買設備也一樣。瑞典人會推銷耐用一百年的貴機器,但台灣人不會死腦筋,因為生意是不是能做十年都是問題,何必增加成本?這一點,我覺得瑞典人還是要跟台灣人多學學。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LEO(都說是他的抱怨文了..)



如果我是馬英九,早就宣布退選了!綠色政黨在景氣培養出熱火高峰期讓台灣哀鴻遍野,固然無能;這會兒馬英九選上了,剛好碰上必然來到的「信用擴張」時期結束,你是有從利比亞到沙烏地阿拉伯都力挺的蔣經國嗎?蕭萬長是孫運璿或李國鼎嗎?甚至,你有魄力成為─和當時維護自己財閥地主權益抗爭,現在卻成為台灣民主先驅的那些人徹底對抗的陳誠嗎?

如果在這極難遏止的全球景氣循環期中失敗,杜正勝、莊國榮那些完全不矜持自己所處職位所能帶來對後世影響的態度;與李遠哲那種只放炮的無責任艦長,又將成為台灣人民「反正還不是沒差別,爽就好啦」的附帶認同選項嗎?

現階段,其實只有幾個問題:有史以來,東沙群島國軍歡迎度最高的明星:鄧麗君?熊海靈?(咦!不確定;照片上又有點像崔苔菁)但阿扁不止要訪問東沙,為了南海資源,你要有和越南開戰的打算。然後衡量開戰後是否要接受中國軍援(余天投資賭場在越南還是哪兒?先別管)。然後,為了漁民,也要有國際紛爭打算,要不要和菲律賓見真章。然後就是釣魚台與台灣北海經濟領域...

體育應超越政治,就像台灣太多人認為認同政黨就夠而不必觀注其他話題一樣。不管你有沒看過我NBA官網的故事那系列文章,對NBA球迷而言,這波美國經濟衰退危機,和中東與中國主權基金逆勢過去「幫忙」;也反映了史騰(Davie Stern)即使貼了多年冷屁股,也要進中國的先知性。那麼,除了台灣球迷主動買商品與看比賽之外,NBA官方還在意台灣什麼?連看台灣官方網站,都要看簡體字譯來內容的你,在想些什麼?

但我對台灣生活愈來愈不耐煩,還不在於以上講的那些。就像NBA球團與大部份球迷一樣,說些朗朗上口的廉價、簡易答案,球迷就跟著在專業裡鑽牛角尖;或講些大義凜然的道理,就能得遂自己目的:

夏天為什麼電費要比較貴?(抑制民眾用電):台電多發電的成本,與收入比率為何?沒錢人才要少開冷氣嗎?

調高菸捐,香菸一包可能破百元(菸害本來就會在無形中付出更多社會成本):那就全面禁菸就好了呀?菸酒公司別製菸了呀!吸菸者判徒刑或勒戒呀!何況,美濃菸田就在這一刻被剷平了,本來以後就沒國產菸了!台灣菸價最低?一定要什麼事情都消費指數最高才好嗎?有沒想過?付出最大社會成本的,其實是感情或婚姻問題?

罰則增加,並擴大酒測(喝酒開車,害人害己):一定要的啦!但這麼一來,國庫兩天就進帳8千萬,由此看來,抓到一次就罰一千萬,會不會比較有效果?

民營化是潮流(民營,是效率的答案):一千五百公尺高度,只有兩戶人家村落的公車牌...小朋友,走四小時路上學去吧!

站在道德的高度,望風披靡。有些不符合,或無法符合你價值或道德觀的人,怎麼活呢?

有個女人叫做官姐,她浮腫的遺體,時時提醒我要對抗那些道德高度...不!說不上對抗,那是會在道德聲剿下消聲的。只是建議:給各種不見容於主流道德(所以也毫無力量)的人,一點活下去的空間。

菸酒不好、色情不好、賭博不好、我愛髮型甚於生命,所以不戴安全帽也不好...如果,你基於原則,覺得沒人該抽菸,喝酒、賭博、外遇、耗電...然後,總有一天,你會失去自己基於人性,小小癖好的自由。

我剛從廣州街回來。公娼幹不成、幹私娼連「公家」保護費都交不起的那些老朋友,只要求我起碼送些酒給她們。我能送多少腳踏車給那些失去賺不了錢的民營公車的小朋友?藉先進、道德之名,站在道德高度、活在「乾淨」環境中的朋友們,要不要給我們一條生路?

也藉這些無人能辯駁之道德名義,卯起來收錢的政府,缺錢,就明講!有沒有比例原則?酒駕?槍斃!抽菸?勒戒!嫖妓?無期徒刑!水電以價制量?電費一度賣一百萬元!...可好?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司徒嘉恆(按:此文從寫完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基本上還是符合目前台灣籃壇之現狀,故在無視時空背景差異下貼出)



當然,這標題一出,很多支持台灣籃球的迷哥迷姐們大概會把我批到臭頭:「中華隊在瓊斯盃裡打得如此糟糕,你居然還有哈哈一笑的心情?」

當然,如果單從場上的表現來看的話,的確是很難笑。好笑的事情發生在場外的風風雨雨,從圓球城市上朱彥碩號召發起的抗議行動,到籃協的回應,球迷的回應,對裕隆隊的看法,以至於對台灣籃球運動發展的看法。

台灣的「觀賞用」籃球運動,在中華職籃垮台、甲組聯賽沒人看之後,陷入了相當大的困境。高中聯賽在 Nike 的贊助下十分熱鬧,但是在花團錦簇的背後也隱藏了許多危機,包括賽制的問題、競爭公平性的問題,還有球員持續發展的機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很複雜,也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不過就算只是喊一句口號,至少也得喊對,或者至少要搞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們先從最近老是挨罵的嚴凱泰,裕隆汽車的首席副總講起。

數年以前,我曾經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的碩士班學生一同去三義的裕隆汽車總公司參觀訪問。三義的裕隆汽車總公司是嚴凱泰在接手裕隆經營權之後,在企業組織上的一大變革,即所謂的「廠辦合一」。當然,像我們這種層次的訪問團,裕隆這邊派來接待的主管,等級雖然不低,不過是絕對不可能驚動嚴首席的。

等我們繞完了三義的裕隆工廠,回到簡報室之後,嚴凱泰居然出現了。我想我很難忘記他對我們這批人講的第一句話:「我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打籃球了。我以前跳起來可以抓到籃框,最近體能變差,只能勉強摸到籃框的邊邊。」接著他介紹裕隆三義廠的生活機能與休閒設施,他最得意的,大概就是這裡的室內籃球場了。最後才由底下的高級主管簡介裕隆未來在市場上的發展策略云云。

如果國內最大汽車公司的負責人,在面對一群學生簡報時,首先提起的不是這公司的狀況如何,而是他自己多久沒打籃球的這種話,我想,你的確不能懷疑這個人對籃球運動的熱情;對於裕隆之所以能在職籃、甲組稱雄,並且在國內的籃球事務上有極大的發言權,也就不足為怪了。

裕隆汽車本業經營得好,籃球隊的成員,無論是薪水、福利、未來的工作保障都極為優厚,一流好手願意投靠,這有錯嗎?這一點也沒錯。

不過不幸的是,部份之總合不等於全體。對個別來說正確的作法,放大到總體層次,就未必見得正確了。



美國的職業運動發展得有多好,大家有目共睹,用不著我再多說;「不職業」的運動,如NCAA的籃球、美式足球,培育眾多未來好手在職業運動裡發光發熱,而且NCAA的球迷眾多,是各校的一大外快(雖然支出也不小)。

在美國的職業運動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衝突,最終必須透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從而也累積了許多判例。美國法官對於職業運動的本質,往往有許多深刻的見解。在這些法官的眼裡,職業運動聯盟是一個托辣斯,或者聯合壟斷的組織;但法官們又承認,職業運動聯盟的托辣斯性質又是維持聯盟運作的必要條件:必須要有共同的球賽規則、賽程的安排等等。由此而來的一個引申是:一支、兩支球隊是組不成一個聯盟的,所謂「雙木不成林」者。

美國大聯盟職棒,在 1919 年的「黑襪事件」之後,國家聯盟與美國聯盟的各隊,簽訂了所謂「大聯盟棒球協議」(Major League Baseball Agreement,縮寫為MLA),相當於大聯盟內部的「憲法」,並且根據此一協議設置了超然獨立於各球隊之上的執行長(Commissioner)。時到今日,美國所有的主要職業運動,都有類似MLA的憲章,也都有一個超然的執行長。

執行長代表的是「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sport」,是整個職業運動發展的最佳利益(而不只是商業利益);換句話說,除了各隊自己的利益之外,還有一個相對的「公共利益」。各隊各顯神通、收集好球員、提升戰績,從而提升各隊自己的商業利益;但是有一種「公共利益」,叫作「競爭的平衡」。這概念不難理解,基本上球迷希望看到的,是勢均力敵、勝負在未定之天的比賽,而不是還沒開打就已經曉得誰勝誰負的比賽。執行長的職責之一,就在於維繫「競爭的平衡」(以及其它各種與此一職業運動相關的整體利益)。

裕隆隊的作法,符合了自己球隊的利益,但未必能符合整體利益。只要回想一下中華職籃還在打的那幾年,大家最期待的,還是宏國對裕隆。其它的對戰組合呢?套用名作家劉大任的話,拳王打小白臉固然沒意思得很,小白臉打小白臉又有什麼可看的?



李鍾桂在擔任中華職籃聯盟秘書長的時候,尚且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李鍾桂被鬥下台以後,各球團老闆勾心鬥角,又焉有不垮之理呢?

當然,中華職籃會垮的原因很複雜,上面說的只是其中一項而已。市場規模的欠缺、週邊設施的不完善、球員基礎不廣、還有電視上NBA與其它娛樂活動的強力競爭,都是問題,而其中又以市場規模不足最嚴重,它是先天疾病。市場支持不了六支職業籃球隊,大家都在賠錢,只能期待母企業的浥注,萬一母企業垮了怎麼辦?



我們回到今年瓊斯盃的問題上面來。最關鍵的問題是:誰應該負責開發年輕球員的潛力?這是中華民國籃協或國家隊教練團應該負責的工作嗎?

如果有職籃,那麼職業球隊為了競爭的壓力,自然會想辦法提升年輕球員的戰力,負責選拔國家隊的籃協只要挑現成的就可以了。看看美國的例子,Jermaine O'Neal能打得出來,完全是溜馬隊下功夫在培養;Kwame Brown在巫師隊打不出來,那是巫師隊高層應該頭痛的問題,美國籃協不能也沒必要去過問。

當然,以上的情況是假設有一個內部規範良好、公平競爭的職業籃球聯盟存在的狀況下。如果只是鬆散而缺乏規範的聯賽,各隊各顯神通屯積好手,缺乏競爭,球員的技術也就不會進步。這問題在HBL也是一樣的:再興屯積大量長人、別的學校沒有長人,光是搶籃板加快速反擊就能一路拿冠軍,還場場痛電對手二三十分,只因為他們的中大前鋒都超過200公分,對手卻連190公分的中鋒都是稀有財。

所以你還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曾文鼎、吳岱豪上了場,就代表中華隊的禁區要失守了呢?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碰過像樣的對手嘛。澳洲那個戴護目鏡的黑中鋒Simmons可是Karl Malone四年的大學同學,還跟改名前的Akeem Olajuwon在NCAA錦標賽裡放過對呢,被人家隨便勾隨便進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些人老是作著要把HBL變成台灣的NCAA的大夢,作夢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我們到底該學什麼?是學人家的花團錦簇、一堆人進場看球可以賣門票賣電視轉播權?是學了一點黑人次文化的皮毛,然後就叫這些年輕的高中球員在寫真集上面擺出很酷很屌的Pose?還是我們應該看看,NCAA為了建構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到底有那些內部規範?NCAA內部規範(所謂的 by-law),從獎學金、學業成績到練球時間,其篇幅是MLA與大聯盟職棒集體議價協定的十倍之多,檯面上的這些媒體記者、網路上一些自命有正義感的籃球雜誌熱血青年編輯,知道這些東西嗎?

改革不曉得會不會實現,不過抗議已經失去焦點,現在又已無人聞問,不讀書之過也。

職業路子行不通,只好走上前蘇聯的老路子,國家出錢選拔體育優秀人才,管訓練、管吃住、管以後的工作保障。但是台灣不是前蘇聯,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就變成了我們在今年瓊斯盃看到的樣子-民間單位誰有熱情、誰願意出錢(還有誰的鬥爭能力強),誰就掌握了國家隊的養成與運作。



所以這不是哪一個特定人士的錯,當然也可以說是所有人的錯。因此,看今年瓊斯盃,哈哈一笑,也只能是球迷恨鐵不成鋼的苦笑罷了。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文章轉載至http://www.wretch.cc/blog/Gon&article_id=7044545



講到20世紀少年,便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部經典電影「刺激1995」。(請務必看過刺激1995,20世紀少年這部作品很高程度都是在向其致敬。)

20世紀少年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少年時代的賢知綁住了放送室的女同學,讓第四國中的午休第一次響起了搖滾樂的歌聲,那首「20世紀少年」...

然而,一切都沒有改變。



不同於刺激1995的,這樣的音樂並沒有辦法感動人心創造短暫的自由;但相同的是,在那一刻,主角是自由的─天下無敵的吉他手。



20世紀少年和刺激1995是兩部截然不同的作品;但同樣都在講制度化,講自由與不自由,講希望的故事。

賢知比起提姆羅賓斯還要更平庸,更普通,更貼近你我。

於是也更能激起讀者追尋希望的勇氣。



我喜歡看那種,有某種信念訴求的故事。

作者希望藉由作品傳達出某些意涵的故事;當然,如果表現的像宮崎駿那樣卻太直接了。

我喜歡宮崎駿底下的溫情,卻對他利用腳色台詞所宣揚的反戰信念興致缺缺。

浦澤直樹是擅長利用劇情做訴求的作者。

所以20世紀少年是部最好能一讀再讀的作品,每個階段對這個作品的解讀都會有所不同。

朋友並不只是一個大魔王,而是種共犯結構,是一種錯誤的制度化。

那是一種喪失free will的制度,讓被統治者失去追求「希望」的能力

事實上很高程度的暗喻20世紀的日本社會結構。

而想要對抗整個社會,你需要的是什麼?



賢知可能是我見過最最最無能的漫畫男主角。(森里營一至少還會賽車)(當然NHK不在此列)

而賢知只會彈著乍聽之下並不順耳的吉他,假裝自己很有勇氣。

「要是覺得自己有生命危險的話,拔腿就跑千萬不要客氣!」



一無所有的主角,僅存的只有信念,以及相信這個信念的夥伴。



這也是我喜歡這部作品最大的原因!

因為我在看完這套漫畫之後,我也開始相信主角的信念。

我相信就算彈的不好,只要我持之以恆的彈下去直到滿手是繭,我也可以感動人心。

我相信就算這個社會否定掉自己,也必須堅信自己的價值,

因為那是拯救地球唯一的辦法。



「你們總有一天也會遇到就算討厭也要去做的事情,到那時候一定要拼命去幹!」

賢知如是說。



後來,我發現他說的這件事情,就是不要放棄希望。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麗斯•卡拉普賴斯 編/仲維光 還學文 譯/許良英 校



我已經堅決地決定,如果我的大限到了,那麼我就藉助少量藥品的幫助入土,直到開始制服我那罪惡的靈魂,使它繳械為止。--給愛爾薩•勒文塔爾的信,1913年8月11日

我如此深切地感到我和所有的生命體休戚相關,因此,在這條永恆的生命河流中,我從不考慮關於任何具體個人存在的開始或結束。--給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的妻子海德維希•玻恩的信,1920年4月18日

我知道,眼睜睜地看著母親被死亡的痛苦折磨卻無能為力,這意味著什麼。對此是沒有言語能安慰的。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承擔這種沉重,因為它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給海德維希•玻恩的信,1920年6月18日

我們的生命並沒有結束,我們還活在孩子和下一代人身上。因為他們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不過只是生命之樹上的枯萎落葉。--給歐納斯的遺孀的信,1926年2月25日

無論是在我彌留之際,還是在此之前,我都不會向自己提出這種問題,大自然並不是工程師或企業主,而我自己則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回答對一位原英國記者所提問題,根據什麼判定他的一生是成功還是失敗,1930年11月12日

我感到我沒辦法參加你們準備舉辦的電視節目「最後兩分鐘」。人在最終解脫之前,怎樣度過最後兩分鐘,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答覆請他參加一個電視節目討論一些著名人物如何度過他們生命中的最後兩分鐘的問題,1950年8月26日

我自己已經屬於應該走了的人了,但是我還活在這裡。--給邁爾的信,1951年7月27日

向深處,向自然界的最深處看,那麼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一切。--在妹妹瑪雅死後給女兒瑪戈特•愛因斯坦的信

對於已被年齡征服的人,死亡到來是一種解脫。我自己已經開始變老,因此,我現在非常強烈地體會到這一切。我感到死亡猶如一筆終究要償還的舊債。雖然如此,人們出於本能還是盡一切可能推遲歸還的日期。這就是大自然和我們玩的遊戲。--給一位朋友的信,1954年或1955年

我想走的時候就會走,人為地延長生命是無謂的。我已做了我所應該做的。該走的時候,我會瀟洒地離去。--引自海侖•杜卡斯給A. 派斯的信,1955年4月30日

我想要火化,這樣人們就不必來向我的屍骨禮拜。--引自派斯,《曼徹斯特前衛報》,1994年12月17日

生活是一件如此令人興奮激動的事情。它令我歡樂愉快。即使我知道,我三個小時之後就可能死去,這也不會影響我絲毫。我會仔細考慮,如何最好地度過這三個小時,然後,安靜地整理好我的文件,心滿意足地躺下。--見英菲爾德,《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第76頁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朱立熙

日期:2007-11-24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2006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忙著趕寫書稿,有一位自稱是「中天新聞」的記者打電話來要訪問我,請我以韓國問題專家的立場來評論「韓國將引進台灣勞工」的新聞。

我當時的直覺反應是,「請告訴我,這消息是從哪裡來的?」「是我們今天收到的外電報導。」「請問是哪一家外電?」「讓我查一下……。」然後支支吾吾沒說出來。「我每天看韓國的新聞,但怎麼沒有看到這一則新聞呢?」「喔,是嗎?……那你能接受我們訪問談一談嗎?」「沒有的事情,要怎麼談?又要我怎麼評論?」我當下就拒絕了。

當天晚上我還特別留意了中天電視,並沒有播出這樣的新聞。幾天之後,網路上出現了,是引用「中廣」的報導。然後,這一條假新聞就在網路上被無限轉傳。大家利用電子信件大肆傳播,以訛傳訛。後來各路名嘴又在談話性節目擴大渲染,以這條假新聞痛批民進黨政府執政無能,讓民生凋敝,失業率攀高,所以只好到韓國去當外勞。

一年多來,三不五時就會在電子信箱收到這則新聞,我實在懶得理會,就立即刪除。稍有時間的話,我會回信告訴來信者:「謠言止於智者,智者不會散佈這種假東西。」但是網路上已經欺騙過多少台灣的「愚者」,就不得而知了。

泛藍媒體與藍營的失業學者聯手炮製這個假新聞,在第一時間被我質疑之後,不敢播出,卻轉從其他管道放出這則百分之百的假消息。如果當天我接受訪問,豈不是替這則假新聞背書?還好我沒有上了泛藍陣營這個卑鄙的當。

最近,又有人在媒體上討論韓國經濟的優勢。東森新聞並且做出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台幣七萬元,讓台灣大學生震驚之餘更加痛恨政府經濟施政的無能。媒體上連續的「揚韓抑台」聲浪不斷,即使引用的數據錯誤百出,或是只見表象而以偏蓋全,但是「假借韓國唱衰台灣」的意圖昭然若揭。國民黨的電視文宣,甚至找來一位「五流」的韓國人,來批評台灣政府只會拼政治,不會拼經濟。(美國人或日本人絕不會笨到介入外國政爭,並替外國政黨當宣傳工具,而且此君來台七年不會說華語、還說得一口爛英文,所以我才批評他是「五流」的韓國人。)

像東森新聞那種弱智媒體、腦殘記者炮製的新聞,根本不值得智者浪費時間去回應,繼續散佈謠言遲早會被戳破牛皮,只會讓它的媒體公信再度淪喪。但是一些學者或民進黨政府對「揚韓抑台」的回應,只讓人看出他們對韓國經濟的本質問題毫無瞭解,也不肯認真下功夫去研究,在謠言已經如此滿天飛的情況下,回應的論述對社會大眾幾乎毫無說服力。

問題就在於,南韓經濟果真有台灣泛藍學者與統媒所形容的那麼好嗎?它的真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沒有人能夠具體舉證它的弊端,讓那些拿韓國來唱衰台灣的人能夠立即閉嘴呢?讓我舉日本專家如何看南韓經濟當教材,來給泛統學者跟腦殘記者上一課吧!

今年九月中我參加世台會論壇之後,在大阪梅田驛的「紀伊國屋書店」買了一本才出版不久的新書:《本当は ヤバイ!韓國經濟——迫り來る通貨危機再來の恐怖》(真的很危險!韓國經濟——通貨危機即將再度來臨的恐怖)。這本書在七月三日第一刷上市,我買的是七月三十日發行的第四刷(不到一個月之間就能印行四刷,顯示它在日本受關心的暢銷程度)。作者三橋貴明服務外商IT科技企業多年,2005年取得「中小企業診斷士」資格,目前從事各國經濟的分析診斷與諮商工作。

這本書光是看它的目錄頁就很嚇人——第一部:陷於惡性循環的韓國經濟、第二部:崩潰中的韓國社會。各章的標題則是——第一章:六項赤字、第二章:泥沼中的國際收支、第三章:日圓「套利交易」(Carry Trade)的逆襲、第四章:通貨危機再來的惡夢、第五章:韓國出口企業的實態、第六章:可怕的全教組與教育平準化、第七章:殖民地經濟大國、第八章:留守父親的悲慘現況、第九章:嚴重的國內空洞化、第十章:「綜合股價指數」(KOSPI)最高值的疑惑、第十一章:崩潰中的韓國社會、第十二章:激增的出走(脫南)潮、第十三章:GDP成長5.0%之謎、第十四章:新聞報導的可信度。

本書開宗明義就引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理事會」(ESCAP)在今年四月十八日發出的警告說,在1997年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國家當中,韓國、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四國,極可能再度遭逢通貨危機,其中「以韓國面對金融危機的『脆弱性』最高」。作者指責,這項警告並不被日本媒體所注意,實際上在他本書完稿的今年五月,韓國經濟持續惡性循環,正面臨著高度的危機。

韓國經濟的「惡性循環」指的是:短期外債激增→資本收支盈餘增加→韓元升值→出口企業不振→經常收支赤字→國內資金不足→短期外債激增。週而復始地惡性循環不斷。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接著,書中引用南韓「朝鮮日報」一月二十二日的報導說,「韓國經濟已到了政府、家庭、企業『三重赤字』的火燒車地步。」作者進一步指出,韓國經濟正處於「六種赤字」併發的狀況:經常收支赤字、資本收支赤字、政府財政赤字、家庭收支赤字、企業收益赤字等五大赤字,還加上全世界僅見的「中央銀行赤字」(p. 14~16)。才讀完第一章,就已經讓人怵目驚心了,

在本書之前,2007年2月22日網路新聞「亞洲時報」(Asia Times)在一篇評論(Economic crisis closing in on South Korea)中就已指出,到去年底,南韓的「短期外債」(即一年內必須償還的借款)累計已達到1,200億美元,佔整體外債的46%。值得注意的是, 1997年爆發東南亞經濟危機時,泰國的短期外債佔外債總額的比例,也不過是43%。

這篇由市場投資風險分析師Jephraim P. Gundzik撰寫的評論進一步指出,1997年南韓的短期外債在外債總額中的比例超過60%,但其構成與今日有很大不同。90年代中期,南韓短期外債急劇增加,都是大財閥企業造成的。

而去年的短期外債膨脹,則是南韓的商業銀行所導演(短期外債佔了2006年借進的整體外債的八成)。它們迫不及待地借入日圓,藉以擴大國內的房屋貸款額度,從中獲得巨利。南韓人在房地產市場的大量投機活動,多數是用商業銀行的超低息日圓貸款來支付分期付款的。這樣,不少南韓家庭便被日圓走勢套牢。若日圓升值,勢將引發很多南韓家庭拖欠分期付款的問題,而南韓銀行則不得不吞下苦果。最近日元升值,南韓股市跌跌不休,就可以證明。

Jephraim P. Gundzik在文中指責,金融危機的陰霾其實在2006年就已顯現,韓國的商業銀行大量借進低利的短期日圓資金,也就是「日圓套利交易」(Yen Carry Trade)提供房地產炒作,同時讓南韓企業把資金大量投資到海外,顯示內需市場的低迷不振。2006年流到海外從事組合證券投資的金額達220億美元。

Jephraim P. Gundzik和三橋貴明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短期外債如此暴增,加上國際收支赤字、出口萎縮導致企業純益銳減、日圓套利交易的反噬等交相作用之下,結果就是導致韓元暴跌、外匯存底減半、股價崩盤,只要國際金融作手伺機進入翻雲覆雨,就可能釀成第二次金融危機。

短期外債的激增,反映了韓國人玩金錢遊戲的特質:「專玩別人的錢——你的錢就是我的錢」,「以債養債——借新債還舊債,也就是挖東牆補西牆」,手法永遠如出一轍,九七年金融危機之前如此,之後更是如此。(1997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許多南韓失業者流浪街頭成為露宿族,靠慈善團體供應伙食接濟。這些形同乞丐的露宿族,每個人都有七、八張信用卡交替使用,蔚為奇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第三季,南韓的總外債已達2494億美元,這是歷史的新高紀錄,遠遠超過1997年9月金融危機時的1774億美元。數據已充分顯示,韓國距離第二次金融危機確實已經不遠了。

還有一個外界鮮少注意的事實是,南韓地下經濟活動猖獗,主要的金融投機又以房地產炒作、短期資金(地下錢莊)借貸等為大宗。地下金融活動之興盛,從 1980年代以來,就佔了國民總生產的一半。這是金融制度健全的國家所無法想像的情況,一般投資銀行家或市場風險分析師根本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南韓獨特的經濟現象。

光從前述的這兩項玩錢特質,就可知道台灣人玩錢的稟性與金融產業的體質,比韓國正常也健全太多了。韓國人一向玩別人的錢絕不手軟,而且總是借別人的錢來花、來裝闊,也喜歡打腫臉充胖子。這就如同他們「重外表」的民族性(俗諺說:寧可家裡失火,不能掉進毛坑),導致整形手術成習,作假與文過飾非也蔚為社會風氣。

本書第二部「崩潰中的韓國社會」,舉出的社會現象與實例,讓人對韓國除了「瞠目結舌」之外,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第五章指出,由於原油與韓元價格上漲,今年上半年韓國的上市公司中,十家有三家是赤字。其中的招牌企業,像「現代汽車」與「浦項製鐵」的純益更是大幅減少。十大財閥企業之一的LG,去年(2006)的營業額比前一年成長了6.6%,但是純益卻大減了91%;「現代汽車」的純益則減少了35%;「三星電子」從今年第一季起,半導體部門的獲利銳減,純益減少了15%,是2003年第二季之後,四年來最差的獲利。

三橋貴明也寫到韓國大學的學費,一年高達一千萬韓元(約合台幣35.7萬),已經與日本的高學費無分軒輊,但是韓國的平均個人所得卻只有日本的一半不到。而且現在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只有49.2%,也只為日本百分之百就業的一半。所以,縱使韓國只有一半找得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起薪真的是七萬台幣(是東森記者起薪兩萬四的三倍),他的薪水付掉高價的房租與償還助學貸款,還有多少可以用來因應高物價的生活開銷,實質價值究竟還剩下多少,台灣大學生其實也可以不必羨慕了。

「崩潰中的韓國社會」這一章指出,由於房地產的投機炒作猖狂,2006年韓國主要都市的不動產上漲率高達20%,為亞太地區漲幅最高者,但是當年的物價上漲率只有2.9%;今年一月底發行的「韓國經濟月報第143號」則指出,2001~2005的五年間,首爾江南地區的高級公寓上漲了263%(請注意,是二點六三倍)。首爾相同坪數的公寓,一般價格是台北市的三倍。韓國的房地產何時會泡沫化,任誰都沒有信心。

為了支付房屋貸款與信用卡開支,韓國的家庭負債也創下史上新高,到去年底為止的家庭借款總額為582兆韓元,比前年增長了11.6%。以信用卡來支付房貸和消費支出,使得信用卡借款也達到高峰。而582兆韓元的家庭債務,也超過了1997年金融危機當時的三倍多。許多韓國人是靠借貸次級房貸來購屋,而且採多重交互擔保,當不動產價格暴跌時,所導致的連鎖波及效應將不容小歔。

2007年三月中旬,次級房貸的風暴開始從韓國各地的地方銀行引發,後續效應將導致不動產泡沫化或金融體系的混亂與崩解,韓國人莫不屏息以觀。

由於信用高度膨脹,處於破產邊緣的信用不良者,只好轉向非法金融機構(地下錢莊)借貸。據統計,一共有564萬人利用非法金融,佔了韓國人口的12%,也就是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家庭,是靠著200%的高利貸在過活,如此導致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連鎖倒債的情事經常發生,因而自殺的人也不少。

所以韓國又被形容為「國家級的借款地獄」。為了討債,動員幫派組織施以暴言暴行、挾持監禁、殺害,強迫割賣器官、簽署「放棄身體切結書」,甚至人身買賣等像地獄般的醜惡行徑,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韓國仍是常有的事情。數千名流落到美國、澳洲、日本去賣春的女性,都是償還不了債務而被迫出國賣身。

由於在韓國生活與就學、就業的壓力實在太大,加上價值觀與意識型態兩極化對立、社會差距與疏離日益擴大,迫使許多南韓人民選擇「外逃」,也就是所謂的「脫南潮」(相對於逃離北韓的「脫北者」)的興起。美國國土安全部2006年11月發表的統計顯示,在美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第一位是韓國人,共有86600 人,而目前共有一百萬沒有居留權的韓國人滯美不歸。

事實上,韓國人民厭惡自己國家、想出走海外的現象並非始自今日。2001年「朝鮮日報」針對20~30歲的薪水階級所做的民調就顯示,有88%的年輕人想離開韓國、移民到其他國家。2005年梨花女子大學的校內刊物所做的調查則顯示,有62%的該校學生表示「來世不想生為韓國人」。2006年八月底「世界日報」以八千人為對象所做的網路民意調查結果,有69.7%來世想出生在先進國家,只有7.9%的人還想生為韓國人。

世界上真的很少見到一個國家像韓國一樣,充滿如此兩極化的爭議性,連自己的國民都想棄而出逃。極端的民族性、作假成風的價值觀、以債養債的玩錢術、「非信用」社會等等,在在都和台灣人不同。欣羨韓國表象的經濟成就時,台灣人不妨想想:「借別人的錢買名牌穿來裝闊,而且一直過著被追債的日子」,這種事你學得來、做得來嗎?

拜託大家,別再拿韓國經濟來唬爛了!



後記:

一、《本当はヤバイ!韓國經濟——迫り來る通貨危機再來の恐怖》這本書,九月中旬購買於大阪,十月間在台北讀完,十一月下旬在洛杉磯動筆撰寫本文,完稿於感恩節假期。而且,是由台灣人讀日本專家診斷韓國經濟之後,再寫出來給台灣人看。時空轉折過程饒富趣味,也充滿環環相扣的國際互動,身為國際化時代的台灣人,對於周遭國家的真相,實在不能再見樹不見林或不求甚解了。

二、這本書的內容有許多「純經濟」的論述,也引用不少數據佐證,我無法逐一詳細引述。但這本書值得翻譯成中文出版,讓台灣人對韓國經濟的真相有更清楚的認識,也讓意圖假借韓國唱衰台灣的飯桶學者與名嘴能夠從此閉嘴。

三、不過,我好奇的反而是,難道是政府部門的本位主義、各自為政的心態在作祟,還是駐外人員的「不作為」、甚至是扯後腿嗎?否則,這樣的日文資訊何以在過去半年間未見被政府部門引用來反駁以杜悠悠眾口呢?台灣的公務員、尤其是駐外人員真的需要加油了。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蘋果日報

2007/11/19 10:24

近日台灣媒體爭相報導了韓國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為每月198萬韓元,換算約為7萬元台幣;若台灣以2.5萬元台幣計,則韓國大學畢業生的月薪幾乎為台灣3倍(2.8倍)!這項報導引起了台灣大學生的高度震撼,但迄今未見任何官方回應,令人好生納悶。

物價是台灣一倍多
韓國大學生就學率高達九成,居世界第一;如果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為台灣的3倍,而其他條件類似的話,那麼韓國人均國民生產應該也是台灣3倍左右,而不是和台灣處於伯仲之間,或名目上稍微領先台灣而已。因此,對台、韓所得稍有概念的人都應該對這項資料持保留態度才對。

經網路查詢,韓國國際勞工基金會登載了這則新聞。該調查是由「韓國僱主聯盟」所為,但是該調查乃針對1336家僱用人數在100人以上的韓國大企業所做,並非一般企業,兩者之間的差距應該不小。顯然這又是台灣媒體誇大報導的一個案例,有意或無意之間,以這種混淆的報導來「擾亂」民心士氣,令人費解。
其實,就算7萬元台幣的月薪無誤,也不見得能夠反映出兩地大學畢業生的生活品質差異。幾項因素都可能影響真正的生活,包括物價水準、租稅負擔、所得分配、獎金制度、退休金製度、已婚婦女勞動參與率等,政府相關部門,特別是行政院的經濟幕僚經建會,應該負責任地詳加研究,提出客觀可信的資料,而非以訛傳訛地打迷糊仗!

根據美國中情局推估的台、韓2006年購買力平價人均生產計算,韓國物價應為台灣的1.48倍。許多人不相信韓國物價如此之高,但由許多案例可以看出這種物價差距實非臆測:《工商時報》9月11日報導,韓國首爾一間公寓的年租金為3 千萬到5千萬韓元,約為台幣110萬到180萬元之間,換算月租金為9萬到15萬元台幣,約為台北市一般公寓租金的3倍。韓國大學生即使賺到7萬元台幣,也租不起一間首爾的公寓,但在台北市3萬元台幣應該是可以租到公寓的。

採年薪制但租稅重
首爾三星級飯店的單人房要價7千元台幣,台北頂多就是3千元台幣。首爾的星巴克喝一杯拿鐵咖啡要價180元台幣,台北市只要105元台幣。因此,如果將7萬元台幣用1.5倍的物價來調整(或叫平減),只剩下4.7萬元台幣;如果首爾物價算台北兩倍的話,調整後就只有3.5萬元台幣了。

依照經濟部投資處的資料,韓國在2006年開始實施年薪制,退休金併入年薪,而台灣卻還是在月薪外另計的。如果這項資訊正確,進行兩國比較時,台灣大型企業的月薪也許還要加上近一萬元台幣才合理,這還不談台灣大企業的年終獎金等其他因素。再加上韓國租稅較重,請問哪一國的大學畢業生會比較好過?

因此,筆者還是相信用「購買力調整」的人均生產來比較較為合理,而依照美國中情局2006年的資料:台灣29600美元,韓國24500美元,台灣超過韓國21%!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作者:當水心遇上了風人



生活在這樣的年代,愈來愈有這種感覺:或許「真相」是不存在的。說得更明確一點,應該說「有光環的人」才有資格說出「真相」。

一個事件發生了,一個警察和一個前科累累的慣犯說的完全不同,你會相信誰?當一個有著社會名望的耆宿與風塵女子發生了桃色糾紛,你會採信哪一方?一個明星高中的女學生和街上小混混發生了肉體關係,小混混說女生是自動送上門的,但女生說是小混混對她輕薄無禮,你覺得誰說的才是真話?

當學校裡,老師苦口婆心要求學生做好本分,例如不要說髒話、做好掃地工作、把缺交的功課交出來、不可以抽煙、上課不要睡覺、考試不要作弊等等,說了幾百次,學生還是不甩你,換成是你,氣不氣?人難免會有些情緒,偶而脫口說出較粗魯而情緒性的字眼,學生聽了不爽,一狀告到了人本,於是這個老師不管辯解什麼都沒用,他澈底就是一個「壞老師」-因為他沒有耐心,對學生施以「言語暴力」;而學生一個不爽,把老師打到重傷,你想提告,就變成了你不夠有包容心,是個不適任教師。這一切,只因為動不動人本就「看不爽」學校的做法,他也不查証,先開記者會就先贏,立即成了「弱勢學生與家長」的正義代言人,所有學校與老師全都成了地獄與惡魔的化身。所以,現在落得很多老師不敢管學生,因為學生大爺們一個不爽,你就得吃不完兜著走,等著一大堆的記者來曲解你說出去的任何一句話。於是鴕鳥一點的老師,會抱著「認真又沒加薪,打混也不會減薪,何必自找麻煩?」的態度,於是更造成了學生及家長對他們的「基本權利」繼續無限上綱。這樣下去,是利是害?我不知道。



人的眼睛是很蠢的,它常常會輕易地被簡單的偽裝給矇蔽。我們常常見到某些表面的事物,就先入為主地認為我們喜歡的那一方是對的,而不討喜的一方就全然的不是。舉個例子來說,當林志玲和許純美吵架了,絕大多數的人會認為「一定是許純美的錯!」而選擇站到林志玲的這一邊,只因為林的形象比許好上幾百倍。如果錯的人是阿美姐,大家對她的譴責聲浪只會更大;倘若錯在志玲姐姐,那麼便會出現「人嘛,難免會犯錯。」、「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下次就別再犯了。」的語詞,便會立即浮現在大家的嘴裡、心裡,馬上原諒了她。(老實說,阿美姐年輕的時候真的長得還不賴,但行為太怪了,其實她也是挺可憐的,精神方面不是很好,還要被人三不五時拿出來嘲諷一番,唉!)



之前,喧嚷一時的黃義交、周玉蔻及何麗玲的三角事件,成了大眾茶餘飯後的揶揄話題,大家多半站在何的這一邊:「再笨的男人都嘛要選何麗玲啊!誰教周長得那麼『抱歉』?」當時,我也是站在這一方來開這種玩笑。

一個女老師非常不平衡:「為什麼你們都要說周錯了?」

有個男老師就回她一句:「因為她長得醜!」

「欸...」女老師氣急敗壞:「難道長得醜也是周的錯嗎?」

「不不不,她沒錯!」為了緩和氣氛,我自以為幽默地打圓場:「如果說『美麗是一種錯誤』的話,那麼周玉蔻永遠是對的!」

一旁的老師們個個笑得前仰後合,女老師悻悻然地離開辦公室。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年輕的我,是何等地殘忍!



最近某個作家被指控,說她的新書內容抄襲別人的部落格文章,所舉內容的數字幾乎完全一字不漏。這個作家還振振有辭地說「做人要留點兒後路」、「不要趁機炒作新聞」,並且要「保留法律追訴權」等等。連知名歌手都冒出來說她未經同意,就將人家創作的歌詞寫進了書中,她只辯稱是「溝通上有問題」;後來她書中所提到的主角跳出來澄清,說「根本沒和她談過那方面的話題」,她選擇「不予回應」。事情到這般田地,幾乎已經完全水落石出。頂著「名作家」的光環,自認為大眾自然而然地,絕對會相信她的說詞,可是事情一再地違她所願,終究還是為她自己的人格染上了不可抹滅的污點,又是何苦呢?



新聞媒體,仗著自己快速傳播的便利,於是打著「觀眾有『知道真相』的權利」,所以不管對或不對,一切報了再說。有錯?反正道不道歉,民眾一樣被愚弄,有差嗎?

暑假時,一個新聞提到小學生們到文具店買所謂的「涼涼包」,在炎炎夏日裡擺在臉上,就可以暫時達到消暑的效果。怎奈有學生在使用時發生了爆裂事件,袋裡的溶液噴到了眼睛,使得小孩的眼角瞙受到灼傷。但電視上說的是「小孩的『視網膜』破裂」!一般民眾也搞不清楚兩者有何差別;我聽到了不禁大吃一驚──天哪! 要搞到「視網膜」破裂,是怎樣?現在是小型塑膠炸藥爆炸了嗎?那豈不是整個眼球都爆了?說給學生聽,學生們個個不住地搖頭:「厚,現在的記者真沒水準!」

現在的民眾說起來也真是可憐,大腦的思考能力被雜遝的資訊干擾,因而失去了判斷是非黑白的能力。於是有人很輕易地就被政客們華而不實的語言所搧動,去仇視著與自己沒有過節的人。不過也還好因為有這麼奇怪的新聞生態,一天到晚不停重複播放政客們前後矛盾的語言,終於稍稍喚醒了一些些人的判斷能力:知道了某些人說話等同於腸道所清除出來的穢物,臭不可聞,作不得準;了解了某些人只會不擇手段地想要勝得選舉,當選了就「船過水無痕」了;看清了某些人行止根本是軟體動物,哪個人可以給他較多的權力,就自動昧著良心抱對方的大腿,成了吮廱舔痔之輩。只是,我們要花上多少慘痛的代價,才可以讓所有人有正確的價值觀?



偶像明星們頂著人氣的光環,引領著青少年們穿垮褲、在身上穿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洞、滿口髒話,而青少年們以為這就叫作「時尚」;嘴裡嘟嘟囔囔地唱著一串串怎麼也聽不清楚發音的音節,便成了「很有才華」的「音樂創作」;「上流社會」裡的「名媛」們(很奇怪,這個行業只有台灣才有)手上提了個LV、香奈兒或GUCCI的包包,便會成為「有氣質」的「有錢人」;儘管他們手上這一個包包的價格,可能可以讓一個快要活不下去的貧民多撐半年。這真的就是我們台灣人的生存價值了嗎?



我的生活很簡單,東西能用就好,從來不會想要去逛百貨公司,也不常上館子吃飯,假日也是待在家裡泡茶、聽音樂、看電視。還沒搬家之前,住在長榮桂冠附近。 一個女老師說我是個怪人:「妳很奇怪捏!妳家明明就距離SOGO和新光三越那麼近,為什麼不去逛?要是我是妳,我一定每個假日都去逛。」聽她大驚小怪的語氣,好像我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

我笑了笑,不回答她。

只要我過得自在,又何必去在意別人的眼光?那便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真相。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至PTT。有兩個我覺得扯太遠,把他們刪掉,留下八個(並不代表我完全同意這裡頭的所有人選,大陸人寫的嘛,連姚明都可以入選了,真是有趣)(又,大陸作家很愛用譯名,偏偏譯出來的名字都很鳥,每次都還要換名、修改文章..真是吃力不討好)。

1.Michael Jordan

Jordan在球場上的確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在和Miller的嘴仗中自學成才,到後來也能連珠炮似地望對手神經上噴射髒話,他在球場上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次用髒話打擊對手的機會。他的髒話水準和他最後一投一樣精準而有殺傷力,同時他的髒話相對來說「斯文」而具備殺傷力,在他看來這是籃球之外的另一種極品享受。

Jordan最折磨人的兩句髒話是,防守時挑釁對手:你投呀,我讓你投,你投呀(對手一般都沒投進);進攻時打擊對手:加油,你差點就守住我了(對手已經守到全力還是被吃)。對手名字、車、鞋子甚至老婆,沒有一個不是他髒話的對象。

2.Shaquille O'Neal

當年在他的書裡肆無忌憚地將一托拉庫的髒話丟向Eddie Jones:「他是個軟蛋,他自私自利,他在關鍵時刻呆若木雞...」Jones日後承認,當年他要求湖人隊在98-99賽季後將自己交易到他隊的主要原因也是拜O'Neal的大嘴巴所賜。不過搞怪的鯊魚說的髒話大多以幽默搞笑為主。比較經典的有:「千真萬確(我一定會減肥),你想不想要我身上一塊肉?」就連Pat Riely都被他調侃過:「有一天晚上,我發現窗外有個人,好像一身黑衣,那就是Riely教練。他闖進我的豪宅,偷了一輛警車,找到我的房間,來敲我的窗戶。」

3.Gary Payton

江湖上把例為NBA最臭的大嘴之一,他當然不是空具虛名,他口無遮攔,一副不屑一顧的嘴臉。自從「手套」在奧克蘭的繁榮街頭籃球學到一堆髒話後,Payton就可以在連續3場背靠背比賽中,連續3場48分鐘粗話髒話喋喋不休向著對手面門噴去。Payton的口水是真正意義的粗話髒話,這一點他和大嘴Miller不分伯仲,言語間常常涉及臍下三寸,髒話中常常涉及對手家門婦孺。手套的另外一項嘴上功夫是其他人不具備的,他可以把嚼口香糖與口水狂噴兩大工作演繹到互不耽誤的境界,這讓不少剛剛進入江湖的菜鳥球員羨慕不已。

他曾經晃過一個後衛完成一個中距離投籃後說:「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年能拿千萬年薪的原因,小鬼...」

Payton的髒話和他的球技一樣聞名遐邇,與手套的每一次對位較量,對手都可以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戰」,對手隨便都會接收到他他粗話小聲的問候。對手這時候在球場上往往會分神,這時候「手套」的就趁虛而入,斷球,快攻得分在髒話的同時完成。澳大利亞球員Hill就領教過Payton說「髒話」的功力。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Hill就跟澳大利亞記者抱怨Payton的嘴太「髒」:「Payton在比賽中那些話無恥下流之極,我聞所未聞,都不好意思再向你複述一遍。」「無微不至」的髒話也是手套的必殺技之一,與他比賽任何球員都會感到無法形容的焦急與心煩。

4.Larry Bird

說起NBA球場上的trashtalker,大鳥說二沒人敢一,後來有名的Payton、Miller都是在Bird的口水中鍛造出來的,連小蟲Rodman這號潑猴都抵不過大鳥神嘴,跑到記者面前抱怨去。Rodman剛進NBA的時候,在東區決賽被Bird出神入化的球技晃的頭暈腦轉,同時還要忍受Bird喋喋不休名副其實的「臭罵」:「Your mother....(*******,打起球來跟個娘們似的)」,簡直快要失去做人的信心,更不要說打球了。

在球場上說髒話主要有兩個原因:狂傲的性格和心理戰的需要,極力打壓對手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他單打得分後,會跑到對方主教練面前佯裝不知的問:「你們這一隊誰在防守我?」然後問自己的場上隊友:「他們是誰在守我來著?」,最後跑到防他的可憐蟲面前,關切的問:「是你在盯我嗎?可憐的屁股(sorry-ass)。」所有和他交手的球員都飽受其髒話之苦,恨不得自殺以解胸中悶氣。當比分僵持不下的時候,Bird經常會喋喋不休地告訴防守他的球員:「一會我就在這裡投籃,你記著啊,就在這裡。」隨後果真一箭穿心。有名的大嘴Reggie Miller在菜鳥賽季就讓Bird的的髒話搞得抬不起頭。在一場對湖人的比賽中,Magic Johnson因傷缺陣。最後兩秒塞爾蒂克落後兩分,Bird在邊線(湖人隊替補席附近)接球出手三分,Michael Cooper在Bird腦後竭聲大喊,干擾Bird投籃。Bird在球還在上升時就轉過頭來瞪了Cooper一眼,朝Magic淡淡地說了一句:「這個球是送給你的。」二十英尺之外,「唰」的一聲,球應聲空心入籃。

最著名的髒話出現在1988年全明星週末的三分球大賽上,那也是NBA歷史上第三屆,Bird之前兩次都衛冕成功。所有參加的球員在賽前都埋首練球,Bird一搖一擺慢慢走過來扔下一句話:「你們是來爭第二名的嗎?」幾小時後,Bird再次捧起三分王的獎盃。Larry Bird對待新秀一貫盛氣凌人。傳說任何一個新秀第一次盯防他時,他總會先在那個新秀頭上投一個三分,然後輕蔑地說一句:「welcome to the league.」。不過「大鳥」囂張一世,終於在對陣76人故技重施的時候,被惱怒的J博士掐住脖子狠揍,引發群架,算是一次小小的教訓。

5.Charles Barkley

Barkley以不足2米的身高馳騁籃下問鼎MVP,成為歷史上最矮的籃板王,不過「空中飛豬」最妙的地方還是那一張口無遮攔而又妙語連珠的大嘴,還有那天真爛漫的大孩子脾氣,這才是巴克利真正惹人喜愛之處,「飛豬」打球的時候就靠著一張大嘴打遍天下。

退役發福當上了TNT體育評論員後,對髒話的熱衷開始變本加厲。屈指數數,江湖上沒有哪個球星沒挨過他的貶損,雖然曾經因為低估姚明一張豬嘴讓自己而親了驢屁股,但是「爵士」先生的老毛病絲毫沒改。Barkley曾說過一經典名句:我是這個地球上最會打籃球的人,Jordan?他是外星人。Miller對Charles Barkley評論比賽給予的評價最為精闢:「他不說數據,他只會罵人。」

6.Antoine Walker

笨拙、滑稽的小碎步和妞妞舞,沒完沒了的髒話,是當年塞爾蒂克Walker在賽場上的經典形象。當年塞爾蒂克是聯盟中最爛的球隊,但是Walker在場上盡情的搖擺和嘮叨,讓他在賽場上獨樹一幟。曾經和他的內線搭檔Clifford Robinson是波士頓唱雙簧的完美組合,兩人在季後賽對活塞的比賽中和客場第一排的球迷吵群架的場面還記憶猶新。

7.Sam Cassell

街頭出身的眼睛不大,可嘴卻不小。早年在街頭打球的Cassell練就一身髒話基本功,粗話髒話恍若長江之水連綿不絕,髒話高手,只要人還站在場上,就不會停止髒話的心理攻勢。一旦對手為了鬥口而分心,他們便達到目的。他多年練就專業髒話素質,不需要大腦思考就能脫口而出幾十句髒話。和Payton一樣,Cassell的髒話依然是以數量著稱。根據外星人自述,他打球時候說髒話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而是完全出於本能。Cassell的髒話彷彿瀑布一樣狂瀉在對手面前,而他自己由於根本不必分神而總是在口水戰中佔到上風。只要對手忍不住開始言語還擊,那Cassell就開始掌握主動,沒有任何人可以像他那樣說髒話不需要分神醞釀情緒,而在球場上,Cassell常常把握對手分神的瞬間發起帶球攻擊。就像外星人Cassell自己解釋的那樣,「有時候打籃球打得多了,你會覺得沒意思,所以我就說幾句廢話調節一下氣氛。」

8.Reggie Miller

NBA赫赫有名的大嘴,對於如何挑撥對手暴跳如雷具有登峰造極的功底,和對手的每一次糾纏都必然迸發出一番唾罵。說Miller是大嘴不是說他的嘴有多大,而是說他在球場上總是喋喋不休,誇誇其談,滔滔不絕,每次都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和喬丹相比,Miller的髒話從來不是斯文的善類,經常利用難聽的垃圾語言來擾亂場上對手的心境。Miller與其他髒話高手不同的是他不僅在球場上喋喋不休,而且經常出現在「脫口秀」節目中,甚至參與NBA現場評球。

Jordan一生中唯一沒有擊敗的對手就是Miller的髒話,而他在他看來,與Jordan在球場上的口水仗只不過生平裡的小意思,與紐約客髒話的較量才是其髒話的登峰造極之作,也正是髒話讓米勒每次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的每次爭鬥始終佔據上風。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話說「誠信」被那個「聰明」的年輕人丟棄到水裡以後,他拼命地游著,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上。

「誠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裡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鬆的音樂。

他於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隻小船正向這邊駛來。

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



「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

「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說罷,「快樂」便走了。



過了一會兒...

「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道:「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

「地位」急忙把船划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啊!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並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裡充滿了不解和疑惑。



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奏而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

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

「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

「你是誠信啊,你這不純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麼激烈,我們走的是『不正當競爭』的路,怎麼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正當誠信感到近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慈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孩子,上船吧!」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道:「我是時間老人。」

「誠信」忍不住問道:「您為什麼要救我呢?」



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麼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樂」、「地位」、「競爭」, 意味深長地說道:「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轉載至台灣論壇。(有點長,請慢慢欣賞..)

民族主義的歷史發展 1900年之前 大多數的民族主義理論皆假定歐洲為民族國家之濫觴。雖有爭議,一般通常認為現代國家自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亞條約開始。該條約開創威斯特伐里亞系統式國家,即彼此互相承認主權與領土。簽約國中,如荷蘭合省邦聯(Dutch United Provinces,當時的稱呼)被視為民族國家,但德國並無對等情況,儘管神聖羅馬帝國幾乎據有當時全體說德語的國家。1648年,多數歐洲強權尚非民族國家。其他的看法為拿破崙啟動民族主義,並使民族主義達到預料之外的程度。

許多人,但非全部,認為民族國家最主要的轉變源自18世紀晚期與19世紀。自浪漫式民族主義(romantic nationalism)開始,民族主義運動者於歐洲遍地興起,當中有些為反對大帝國的分離主義者,另有尋求一統分隔零散的領土,如德國與意大利。這些運動促進民族認同與民族文化,且獲得成功。19世紀末,人們多數接受歐洲劃分為多個民族,且自我認同於其中之一。奧匈帝國與鄂圖曼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崩潰,加速了民族國家之形成。

依據標準觀點,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國家觀念。典型的歐洲國家為皇室所統治的朝代國家,若高於區域性之效忠,則為由統治性家族所有之君主制。朝代國家可由皇室聯姻取得土地,又因分割繼承而失地─現今看來十分荒謬可笑。遠古時期,古希臘稱所有非希臘人為蠻族,但希臘的各城邦又經常為統治地位相互作戰。民族主義引入各民族領土範圍明確的觀念,並更進一步的應用於索求其他民族的土地。原則上,民族國家並不尋求克敵取地,然而,民族主義運動者們罕對邊界之劃定意見一致。隨著民族主義運動者之勃興,也為歐洲帶來了領土紛爭。

民族主義運動也決定了19世紀的歐洲政治。在民族為帝國一部之處,民族解放的奮鬥同時也是為抵抗先前的專制獨裁而奮鬥;在民族國家鞏固先前君主政體之地,如西班牙,民族主義自身成為保守及保皇勢力。民族主義運動大多始自對抗現有的安排,但到了20世紀,亦有政體(regime)自認為民族主義者。

19世紀民族國家起源之標準理論頗受爭議。其中之一在於南美洲人的獨立奮鬥,以及美國獨立革命先於歐洲的民族主義運動。有些國家,如荷蘭與英國,似於19世紀之前即有清楚之民族認同。而意大利之統一,為基於人種/語言之民族主義運動範例。

20世紀的民族主義 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觀念擴及亞洲。在印度,民族主義鼓動著終結英國的統治。印度在20世紀的民族主義與甘地密切相關,另有許多當地領袖涉足其中。在中國,民族主義始創建立現代國家的信念,與過去天下一家的帝國觀點並不相容。在日本,民族主義與日本卓異論(Japanese exceptionalism)相結合,形成了帝國主義,正如極端民族主義通常引致帝國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引導出新成立的各民族國家。這些國家因美國之對抗古老帝國而受激勵,也因為法國希望將德國與奧地利孤立為一連串託管的國家。民族國家紛紛成立的結果導致多民族的帝國(鄂圖曼帝國與奧匈帝國)解體。帝俄亦因之喪土失地。凡爾賽條約,基於伍德羅·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企圖承認民族主義的原則,使得大部份的歐洲分解為多個民族國家,婉言稱之為『維持和平的嘗試』。然而多民族與多人種的國家依舊存在,更新出現了兩個多族合組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佔人口43的捷克控制一切)與南斯拉夫(由塞爾維亞人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啟始了建立民族國家的新浪潮,肇因於戰前出現的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以及歐洲各殖民帝國於戰後主張獨立。最戲劇化的去殖民化出現於非洲,自歐洲的殖民禁臠轉變為民族國家。其中數國合乎歐洲『單一人種,單一語言』以及固定領土的理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符合此一準則的索馬里解體了。

蘇聯解體於1990年左右在歐洲引致無預期的民族運動復興,使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現代史上第二次獨立。

20世紀下半,若幹潮流的出現或顯示了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之弱點。歐盟看來大大地將權力自國家轉移至次國家(sub-national)與超國家(supra-national)的層次。非難全球化者通常訴諸民族認同情感、文化、與主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等自由貿易協定,與貿易市場持續國際化,看來損害了國家經濟,引致經濟民族主義(economic nationalism)之復甦,及反對全球化負面因素的激烈抗議行為(參見反全球化)。

並非所有反全球化者皆為民族主義者,但民族主義持續主張民族主義以順應潮流。民族主義政黨持續於選舉中獲勝,而人們大多對民族感有強烈的認同。且全球化主義與歐洲聯邦主義並不全然反對民族主義。例如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的中國民族主義理論家清楚表明,中國因鼓勵國際與多邊組織貿易,國力潛在性增長,而非降低。曾有一次,加泰隆尼亞自治論者(Catalonian autonomist)與威爾斯民族主義者(Welsh nationalism)等次國家的權力中心支持強大的歐盟,希望分為大區(歐洲)的歐洲可以約制現有的民族國家。然而,隨著歐洲懷疑主義(Euroscepticism)遍及歐盟,這項改革已不再存於政治日程內。

語言與民族主義 共同的語言為民族的特徵之一。例如說,在法國革命之前,法蘭西當地說的是布列塔尼語和奧克語,兩者彼此不能互通。標準法語通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且為主要語言,但在革命之前無以成為非法語區的民族語言,像布列塔尼就禁用凱爾特語命名。形成民族國家並在獨立之後鞏固自身,一般伴隨著以政策限制、取代、或棄絕少數民族語言(minority language)。由此加速社會語言學研究所註意到的趨勢,即地位高的語言取代地位較低者。參見法國語言政策。

若幹理論家相信,民族主義於19世紀成為顯學是因識字能力(literacy)提高而使語言成為重要的統一工具。更多的人閱讀報紙、書籍、小冊(pamphlet)等等,閱讀能力因印刷術廣為散播而提高,首次於歷史上得以發展出對本鄉本土以外的廣泛文化認同。語言間的差異也在同一時候固定下來,裂解為方言,不同語群之間並且相互排斥。

自愛爾蘭至印度的民族主義運動者推廣教學、保存、及使用凱爾特語、希伯萊語、北印度語等傳統語言。參見語言復興(Language revival)。

美國向來是一個歡迎多民族移民的國家,對英語以外語言的歧視仍顯而易見。其中,德語是個鮮明的例子,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於美國境內幾遭連根拔除;而法語與意大利語也幾乎從日常生活中絕跡。今日,西班牙語在美國很多地方是第二語言。有些政治人物,如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因害怕傳統制度受侵蝕,曾有意的反對西班牙語興起為美國的第二語言。

阿拉伯世界在殖民時期,曾依不同程度被強迫學習土耳其語、法語、西班牙語、以及英語。殖民時期結束後(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過一段『阿拉伯本土化』(Arabisation)的過程,以復興阿拉伯語作為一統阿拉伯國家並促進受泛阿拉伯主義(Pan-Arabism)所推動的廣泛阿拉伯認同。阿爾及利亞與西撒哈拉從事大規模的阿拉伯本土化,各自由法國化與西班牙化轉為阿拉伯化。

然而,阿拉伯世界中有些民族主義份子企圖擺脫官方語言並以傳統阿拉伯語為外語,與名義上的阿拉伯國家─政治上阿拉伯化,但在語言文化與人種上則未必見得─之文盲人口通常不能互通。這項政策由埃及學者兼民族主義人士Ahmad Lutfi al-Sayyid於20世紀中期於埃及境內推廣,他稱埃及官方語言為埃及人的母語。晚近的埃及語言學家兼埃及古物學學者Bayoumi Andil以民族主義的角度研究他認為與阿拉伯話『無關』的『現代埃及語』。他主張,是繼承自Coptic語的第四期古埃及語於句法(syntax)、形態以及音韻上,涉及阿拉伯語。

類似於強調少數民族語言與阿拉伯語言互不相關的是,努比亞語(Nubians)自埃及與蘇丹中劃分而出,較成功的例子為巴巴裡語(Berber,又稱Amazigh或Imazighen)自摩洛哥中劃出。 民族主義的種類 民族主義可自我表明為官方的意識型態或群眾(非政府)運動,並以公民、人種、文化、宗教、或意識型態上的言詞加以表述。民族的自我定義用於區別民族主義的種類。然而這樣的區分並不全然互斥,許多的民族主義運動在不同程度上結合若幹或全部的區分元素。民族主義運動亦可以範圍與地區作為區分的準則。

若幹政治學家主張,區分民族主義的型式為假議題。在任何型式的民族主義中,大眾都相信自身擁有共同的文化,且文化也不能全然外於種族淵源(ethnicity)。例如說,美國的貨幣與效忠誓詞(Pledge of Allegiance)上都有『上帝』,並明定出若幹被認為促進文化偏向的法定假日。美利堅合眾國具有身為美國人的種族理論(即本土主義,nativism),甚至在眾議院中成立委員會(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以調查非美國人的各種活動。

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又稱civil nationalism)為國家由公民主動參與,產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法統(political legitimacy)的民族主義型式。此論一般認為源於盧梭,特別是自其1762年的著作『社會公約』(The Social Contract)而得名的社會公約論(social contract theories)。公民民族主義來自理性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傳統,在民族主義上與種族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相矛盾,因其認為公民國家(民族)之成員身份應從自決。公民國家(民族)理想化了美法等國之代議政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在發展中所具有的影響力。

種族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以種族來定義民族。種族以先人的血緣世系為要素,也包含群體成員與其祖先之間文化共用、語言共用的觀念。民族之成員身份為自遺傳而來。國家政府因為是種族群體之祖國、有能力保護國內族群、以及促進文化與社會生活為一體而取得法統。族裔觀念極為古老,但現代的種族民族主義受Johann Gottlieb Fichte提及倡Volk觀念的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的影響極深。種族民族主義現為主要的民族主義型式,通常就被直接簡化為『民族主義』。學者安東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使用『種族民族主義』一詞當作非西方觀點的民族主義,以對照出西方以地理範圍定義民族的的觀點。

浪漫民族主義(Romantic nationalism)(又稱有機民族主義(organic nationalism)、身份認同民族主義(identity nationalism))為種族民族主義之一型,政府因自然("有機")結果與代言(expression)國內民族而取得法統。浪漫民族主義反映浪漫主義的理想,反對理性主義,強調符合浪漫理想的種族文化,民俗發展為浪漫的民族主義概念。格林兄弟受赫德著作之激勵,創作出一連串理想化的傳說,標明為德國人的故事。史家Jules Michelet以之為法國浪漫民族主義者之前例。

文化民族主義以共用的文化定義民族主義。作為民族一員之身份既非自願(文化無法傾刻而得),亦非遺傳(民族成員之子弟若成長於其他的文化中,會被視為外族)。中國民族主義為文化民族主義之一例,部分是因為中國境內有許多的少數民族(中國民族主義者包含身處台灣內部,反對大陸政府的統治而主張反攻大陸的人士)。

國家民族主義為公民民族主義之變形,通常與種族民族主義結合,意味著民族為貢獻於國力與國家主張者之共同體。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為最佳範例,體現於墨索裡尼的口號中:『一切為國家;無所自外於國家;無可反對於國家。』。其與自由主義中,個人自由的觀念以及自由民主之原則相左並不令人意外。雅各賓(Jacobin)之建立單一且中央集權的法國政府通常被視為國家民族主義之濫觴。佛朗哥時代的西班牙,以及現代的土耳其民族主義(Kemalism)則為新近的例子。

然而,『國家民族主義』一詞通常用於民族主義發生衝突時,尤其是分離主義運動發生於已建立的民族國家時。分離主義者的說法是,國家民族主義因較不可信與較不民主而敗壞國家的合法性。法蘭德斯(Flemish)分離組織稱比利時民族主義為國家民族主義。巴斯克分離組織與科西嘉分離組織同樣分稱西班牙與法國為國家民族主義。反過來說,這些國家則稱這些分離組織為恐怖主義。其間沒有無可爭議的準則來判定孰是孰非,而其結果通常為人民因效忠對象不同而分裂。

宗教民族主義(Religious nationalism)以共同的宗教來定義民族。政府若因嚴守教義而取得法統,就比較是神權國家而非民族國家。其實,有些種族民族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在若幹方面具宗教特徵。宗教為群體認同的標誌,而非主張民族主義之動機。愛爾蘭民族主義與天主教教義相關,且近一百年來的愛爾蘭民族主義領袖們皆為天主教徒,但其早期的(18世紀)許多民族主義者則為基督教徒。愛爾蘭民族主義從未如以神學區分宗教變體、聖母瑪利亞的身份、與教宗的超卓地位等。但對北愛爾蘭的若幹基督教徒而言,這些宗教改革之前的學說實際上是愛爾蘭文化的一部分。與之類似的是,儘管有猶太復國主義(Religious Zionism)存在,其主流卻較為世俗,以種族及文化為基礎。自從英屬印度分割後,印度民族主義即與印度教相關。在現代印度,現代印度民族主義(Hindutva)已明顯地有包含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與民族衛隊(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在內的追隨者。

海外民族主義(Diaspora nationalism)(或如班迪特·安德森所說的『長程民族主義』)一般指感覺流離失所(diaspora)的民族主義者,如在美國的愛爾蘭人與美非兩洲的黎巴嫩人[1]。安德森稱此型的民族主義為,想要有民族連繫,卻又不願離開寄居地者的『幽靈根基』("phantom bedrock")。

國內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運動者在達成建立民族國家之目的後,民族主義並不會就此消失,而是成為國內刺激政黨與政治運動的力量,通常以民族主義者或民族主義政治家形容之,使用國家主義(nationalistic)一詞或較為精確。民族主義於此種意義上所從事的政治運動為:

鞏固國家團結,包含危機出現時拯救國家的運動。 強調國家認同,受文化保守主義(cultural conservatism)及仇外(xenophobia)情緒所影響,排除外來作用。 在民族的生存空間上限制他族,尤其是移民。在極端的例子中,成為種族清洗。 併吞其認為屬於祖國之一部分的土地,通稱民族統一主義(irredentism),源自意大利淪陷區(Italia irredenta)運動。 經濟民族主義,即以經濟政策,尤其是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與反對自由貿易,以促進國家利益。 民族主義政黨與政治人物通常會極其強調國旗等民族象徵。

民族主義一詞也有延伸或隱喻性的用法,以描述某些促進群體認同的運動,特別是在美國,在文化上用於黑人民族主義與白人民族主義。此種用法或與民族主義的古典義意重疊,如黑人分離主義與泛非洲主義(pan-Africanism)。

民族主義者對自己國家明顯有正面看法,儘管這並不是民族主義的定義。情緒性訴諸於民族主義即使在穩定的民族國家中都清晰可見。民族的社會心理學包含民族認同(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與民族尊嚴(與群體成功的自我連繫)。民族尊嚴與民族文化與政經力量的影響息息相關,儘管其影響或言過其實。最重要的因素為共有的情緒。在民族主義與運動上,若國家隊輸掉比賽,全民會有共同的失落感。

情緒影響亦可為全然負面:共同的危機感可鞏固民族。戲劇性的事件,如戰敗,可影響民族的認同。德國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凡爾賽條約的屈辱、以及經濟危機與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產生極度仇外心理、復仇主義(revanchism,一種外交政策,主要動機要收回失土)、以及納粹主義的興起。1914年之前以威廉二世為民族之父的堅實中產階級愛國者,不再能有所作為。

美國於2001年後的民族主義 九一一襲擊事件在美國掀起一陣表達民族主義的浪潮。在國際上譴責暴行的狂潮及對美國的公開支持後,美國的民族主義變得令外人難以接受與理解。在二戰後的西歐,尤其是法國、英國、與德國三國境內,許多美國人認為炫示國旗為過激行為。

許多人相信這場民族主義的衝擊帶起美國國家政策上的許多重大改變。於2001年10月26日簽署成為法律的美國愛國法案(USA PATRIOT Act),雖(許多人錶面上相信)是為反恐而設計,但被許多人認為係機構性地妨害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這場衝擊可能也幫助喬治·沃克·布殊的喬治·沃克·布殊的執政,導致美國入侵阿富汗與美伊戰爭。

跟其他所戰爭一樣,衝突自身在任何國家都會挑起民族主義情緒,非僅止於美國。例如說,包含加拿大人在內的反美民族主義情緒自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戲劇性達到高峰2006 Liberal Canadian Press Room。隨著傷亡增加,反對繼續佔領並重建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意見持續高漲,並使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促使美國自伊拉克撤軍。2005年末的民調顯示布殊總統的聲望為有史以來最低者之一,導因於高漲的反戰聲音。其他人認為這場『戰爭』目前已成為戰後的佔領,需要長期穩定的警政管理,以及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民主化。這項由雙方提出的主張有似於60年代美國捲入越戰時的民心凝聚。其主要的差別在於美國於越戰是逐步擴大規模,而未能完全驅逐北越的反西方政府。

許多擁戰者將反對這場戰爭與/或重建過程者視為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自以為是、偽善。反戰者則引用對民心凝聚的爭論,令人聯想到美國於19世紀昭昭天命的觀念。有些人指控反戰者不愛國,甚至於叛國。若幹擁戰的評論員表示,覺得新聞對美國的負面報導因破壞美國軍隊達到反恐戰爭的最終勝利而助長敵人氣焰。因反戰者對此種指控感到憤恨,這項政治爭端造成彼此持續對立。

儘管軍事主力在兩國徹底獲勝,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在改革阿富汗政治與重建伊拉克上進展緩慢。儘管兩國於2006年一月邁出民主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朝向奠定長期和平、穩定、正義的基礎Afghan Parliament Convenes, Impending Iraqi Nationwide Elections。許多在911後美國情緒高漲的民族主義者們擁護這些未完的改革與重建程式所可能帶來的長期利益。在此緩慢的進程中,關於產生這場國家重建的軍事行動的真正動機,與在倫理方面的爭議,仍在持續,而關於民族主義的爭議為此中關鍵。例如,美國所領導的軍事行動究竟是否構成帝國主義,或為審慎互利的新型世界主義。這些爭議的激烈程度與撕裂性或因媒體偏差(Media Bias)導致恐懼的文化(culture of fear)而起。媒體朝向遮掩兩國境內的暴力行為,尤其是伊拉克因反對外國佔領者與『通敵者』所產生的暴動。

許多反對美國與其盟國入侵伊拉克與阿富汗者將這些軍事行動稱為帝國主義,以『石油之戰』之名提醒世人石油帝國主義(Oil imperialism)之說。擁戰者們認為這些主張荒謬,他們視這些軍事行動為國際合作打倒阿富汗的塔利班與伊拉克復興黨(Baath Party)等專制獨裁政權;支持者們更認為這些入侵與佔領為在所謂恐怖主義與護教聖戰(jihad)猖獗之地改革社會政治背景的必要手段。論戰於冷戰期間的反共政策立場互異的鷹派與鴿派之間激烈展開,論戰的中心為權衡美國及其盟國在民族認同、國家安全、國家主權上與其他國家之間孰輕孰重。

因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國社會政治的發展(選舉、法制改革等)仍在持續,要歷史學家評斷孰是孰非或仍過早。支持兩國戰後重建者以現代西歐與日本的歷史例示中東地區歷經國際託管後可能的結果。儘管曾於二戰後經歷美國白人(Anglo-American)實質上的軍事佔領與重建達數十年(參見馬歇爾計畫),法、日、德等國後來自美國白人的佔領下獨立,今日已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頂尖經濟強權。

民族主義與極端主義 在穩定的民族國家中,民族主義雖然對日常生活具多面影響,但卻通常隱而不顯。麥克畢利格(Michael Billig)的『平實民族主義(banal nationalism)』的說法認為,日復一日,越來越不引人註意的民族主義,日日影響居民的想法。在西方民主國家,仇外與移民團體經常自稱為民族主義者,以避免種族主義(racism)這種貶義的稱呼。持此立場之政黨可能有眾多支持者,並進入國會。光頭黨(skinheads)等小而知名的團體同樣也自稱民族主義者作為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cialist)或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的婉轉稱呼。其他國家多稱其為極端民族主義者,帶著明顯的貶義。參見愛國沙文主義(chauvinism)與愛國侵略主義(jingoism)。

民族主義為包含法西斯主義等政治意識型態之要素,極端主義一詞通常用於此處。但簡單地將法西斯主義表述為民族主義之極端型式並不正確。法西斯主義在一般義意上為始自意大利的種族民族主義與國家民族主義之結合,明顯受納粹主義之影響。對於阿爾道夫希特拉在地理政治學的志向,可能帝國主義是較好的形容,且納粹德國治下的廣闊地域中有許多在歷中上並無德國人的蹤跡。納粹德國在與典型的歐式民族國家相較之下,自成一格(sui generis)。

這也可稱之為史達林主義。約瑟夫·史達林為民族主義專家,他對民族之定義廣受引用。在其統治下,蘇聯於蘇維埃共和國與各加盟共和國中定義並鼓舞民族認同。儘管如此,各共和國的主權仍遭否定,且俄羅斯化政策自相矛盾。於1945年遭蘇聯佔領的東歐國家亦有類似的遭遇。其統治面臨具強烈的民族主義特色卻含義糢糊的『蘇維埃』(實為俄羅斯)認同,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種族主義 民族主義並不一定具有本國高於他國之信念,但實際上許多民族主義者的確這麼想。偶爾會有認為他國可作為本國範例的情形,參見親英派(Anglophile)。幾乎所有的民族主義運動中都有某種種族主義的影子,通常針對鄰國與種族團體。

種族主義亦為19世紀末大行其道的殖民主義之特徵。嚴格說來,成立海外殖民地有悖於民族國家的原則,因殖民地所在並非該民族的祖國,而其後裔很明顯既非其種族,也不說相同的語言,沒有相同的文化。實際上,民族主義有時是歐洲自決與亞非殖民化之結合。

明確的生物性種族理論自19世紀末大行其道。民族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於20世紀前半常以此種面目出現。納粹可說是史上與種族思想最相符合的思想,納粹德國各方面的政策都受種族觀念所影響。納粹德國之敗及其種族滅絕政策,包括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於1945年後大大地敗壞種族理論與種族民族主義。

然而種族主義持續影響民族主義。種族清洗通常被視為種族主義與民族主義兩者共同的特徵。國家為民族而存在是民族主義的法則之一,但不是所有民族國家皆驅逐境內之少數民族。新近的種族清洗知名案例於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戰爭期間發生;其他的例子有1950年代窩瓦德裔蘇維埃自治共和國(Volga German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以及1915年鄂圖曼帝國的滅絕亞美尼亞人。 民族主義的歷史性影響 歷史上因民族主義而掀起的事件(非僅止於戰爭):

1789年至1799年的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 1821年至1829年的希臘革命(Greek Revolution)。 加拿大的1837年叛變(Rebellions of 1837)。 歐洲的1848年革命(1848 Revolutions)。 皮埃蒙特(Piedmont)與薩丁尼亞(Sardinia)治下的意大利統一(Italian unification)。 20世紀持續至今的以阿衝突(Arab-Israeli conflict)。 盎格魯─愛爾蘭戰爭,以及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與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的分離運動。 1912年至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Balkan Wars)。 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叛變(Arab Revolt)。 馬爾他(Maltese)於Sette Giugno的反英暴動。 巴勒維(Reza Shah)於1921年堀起。 南非由荷裔南非人(Afrikaner)組成的南非國民黨(National Party of South Africa)依種族隔離主義(apartheid)建立政府。 埃及與敘利亞共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後又解散。 1905年至1949年的印尼民族主義運動。 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扺抗運動(Nationalism and resistance in Algeria),為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Algerian War of Independence)之前奏。 1960年代與1970年代,非洲的去殖民化(decolonisation) 。 前稱羅德西亞(Rhodesia)的津巴布韋(Zimbabwe)於1960年代與1970年代反白人殖民者之統治。 加拿大的魁北克(Quebec)民族主義運動,以及魁北克解放陣線(Front de liberation du Quebec,FLQ)的暴力行為。 1987年斐濟政變(Fiji coups of 1987)與2000年斐濟政變(Fiji coups of 2000)。 西方國家1970年代的白人民族主義者(white nationalist),或反移民暴動。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立委邱毅!

您是台灣的救腥,您是世界的萎人。

立委邱毅!

您是嘴砲的燈塔,您是爆料的長城。

內除國賊,外抗金援,

為正義而反綠,圖嘴砲之復興。

內除國賊,外抗金援,

為正義而反綠,圖嘴砲之復興。

邱毅!邱毅!

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

反綠必勝,嘴賤必成,

反綠必勝,嘴賤必成。

(改編自總統蔣公紀念歌)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只要活著,就要為生存負起責任,而且要去回答活下去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人有思考,有記憶,有情緒,會考慮未來,又會惦記過去;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又要讓自己過得好些。更重要的是,人有一個自我意識(我執),以自己為中心來看周邊的事事物物,擔憂自己的安全、名譽、財富和權力是否確保。於是,貪、瞋、痴、慢、疑和邪見就出現了。

這些根本煩惱,與生活的活力是相依存在的,只要個人能察覺非理性的部分,就能轉動這些負面的態度和情緒,成為心智成長的活力,這個過程就是「轉識成智療法」。透過轉識成智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六根本煩惱化為成長的動力。

‧貪可以在透過優點的支持和指導,化為積極主動的力量。

‧瞋可以在消除敵意之後,昇華為愛與公義的行動。

‧痴經過主動學習和理性的過濾,化為堅毅和肯定性。

‧慢由於生活和工作的歷練,能力的增加,可以轉成自信和肯定性。

‧疑可以透過成功經驗的累積和面對真實的訓練,化成謹慎的思考。

‧邪見經過科學和認知的經驗,可以轉為正確的知見。



1.化貪婪為主動:

我們的文化強調不要貪婪,貪婪會帶來痛苦、錯誤和迷失,這是正確的。但若在教育上,看到孩子有了貪婪的行為,我們就採取抨擊、批評和責罰,則容易使孩子自尊受損,更形虛弱,感覺匱乏,而產生更深的貪婪。如果在教育上,不懂得轉識成智,就助定要失敗。

現在我們把貪婪加以分析,便會發現它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主動進取性和佔有慾。只不過它的目標不合理,受到匱乏感所牽引。如果我們能支持它的目的性和主動性,並消除其非理性部分,那麼「煩惱即是菩提」,這就能「轉識成智」,變成有益於精神成長的動力。在諮商中,當事人的「自我」如果受到支持,那麼不安和焦慮的強度就會下降。緊接著,他的察覺性提升,自尊變得比較健康,而有主動的意願去改正錯誤,發展積極、精進的生活態度。父母親可能看到孩子貪玩而嚴厲抨擊他:「你這個窩囊廢!整天都在玩。」這種對待方式,既貶損了他的「自我」,更沒有支持他值得肯定的部分。這樣缺乏啟發性的教誨,就容易陷入失敗。如果我們能看清值得支持的一面,找出表現不錯的部分,例如在玩電腦遊戲時,你說「你反應真快又機智!」你跟孩子就有話說,他的自尊受到支持,大人也就有機會提醒他:「這確實好玩!但也要控制時間,做該做的功課。」這時,孩子的自尊較好,比較能控制時間,發展主動的學習。

2.化瞋怒為愛的行動:

瞋怒是個體在遂行其目的時,受到挫折和阻撓的自然反應。這時,如果他有了敵意,就會變成攻擊和暴力;它往外發洩就是攻擊別人,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武器或肢體暴力;它若往內發洩,就會傷害自我或自殺。反之,如果心中起的念頭是慈愛,就會產生義憤,為理想而堅持,努力完成該做的事。一位父親說:

「孩子不接受我的建議報考醫科,他一定要學理科,我氣死了!」

「你很生氣,你心中現在是恨還是愛?」

「我恨鐵不成鋼,我當然恨。」

「你不是說你愛孩子嗎?那就把恨這種有敵意的心情換成愛,去支持孩子,接納孩子的興趣和性向。因為這是孩子的生涯,不是你的生涯,由他決定他心甘情願去努力,只有他才了解自己該讀什麼系,不是嗎?」

「他不知道將來就業的困難,我愛他呀!」

「你的苦心可感,可是你的愛要放在幫助孩子成長上,讓他有實力去面對他的人生,而不是去完成你指定認為好的人生。潮流不斷的變,它不是固定的,你的愛要放在啟發孩子的主動性上,由他來操盤,他才能夠在無常變化的生涯中,不斷做出正確的選擇。你能為他一輩子作主,永遠替他操盤他的人生,而且永遠跟得上時代嗎?」

「當然不可能。」

「那麼請用愛去幫助孩子實現他的夢想。」

這位父親一開始之所以震怒的原因,是把孩子的決定解釋成不聽話和作對,於是愛之深,敵意(對立的情緒)亦增強。這就造成雙方的僵持,甚至無法溝通。當他們的對立和敵意放下時,原來的愛,又變成生命的陽光。

3.化痴心為堅毅:

痴這種特質是執著於某種看法,而無法做彈性思考。它僵持在己見而不能自拔。如果我們能增加多方面的見識和能力,願意去學習、思考和反省,痴的僵化和固著就會因此而解脫,而原來的堅持性得到保留,就能發展為肯定性。肯定性愈好,愈能面對真實、平實表達意見,不採取鴨霸的方式屈服別人,也不會在遭遇阻力時退卻。

研究中發現,青少年以前,有較多生活和工作歷練的人,視野較廣,經驗豐富,在待人接物上,顯得較有彈性,所以處理人際和生活事物,比較得心應手。一九八六年蓋洛普(Gallup Poll)曾做過調查,分析成功者的個人特質,發現他們比一般人明白事理、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能力,他們有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同時堅毅力也強。

人如果主動學習,就能透過增廣視野和能力,化痴為毅力;保留它的堅持性,形成肯定性(assertiveness)。

4.化我慢為自信:

我慢的本質是自我中心。不過哪一個人沒有「自我」的堅持呢?人要自我認同成為獨立的個體,就得有一個我。當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失敗時,就會成為邊緣人格,其生活與工作適應困難,不斷出問題;不是幹不下去,就是與人衝突,時而不安其位,時而抱怨不滿,拈輕怕重,又缺乏堅毅努力的行動。

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過程中,自我功能得不到發展,成功經驗少,又得不到父母師長肯定的孩子,會從自信的不足,轉而成為傲慢的自我中心。他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不願意面對別人給他的建議,更不願意去察覺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現實,只是我行我素。這個因素,漸漸成習,拒絕反省和自我檢討,而成為非理性的態度和情緒。

青少年在自我堅持中,師長應幫助他獲得多一點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學業成績表現不佳的孩子,更需要幫助他在技藝、人際、說話、助人和團體活動等等的表現中,獲得別人的肯定。一個受肯定的人,才有勇氣把自我中心的「傲慢面具」拿下來,去做一位清醒思考,願意面對真實,並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的人。

因而呼籲父母和師長,每天想一想,自己有沒有指導孩子在其生活與工作中,做一點積極的小成就。還有,你有沒有深入孩子的生活經驗中,用慧眼看出他值得你肯定的事?只要把握這點,孩子的自尊就會健康,「自我」就不會崩解。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心,都需要別人的肯定,找些值得肯定的事去支持他,他就有自信。每個人都希望成功,幫助他獲得成功的經驗和感受,他就會成為堂堂正正的人。

5.化疑為審思:

疑的本質就是焦慮不安。懼怕是焦慮不安的開始,長期的焦慮不安,則令個體無奈、無助感和沮喪。這是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殺手。人類的心理症狀和痛苦,是從這個瘡口流出來的。不過,我們也發現,懼怕和不安全感,是我們「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心裡動力。轉識成智的契機也從這裡出現。此外,疑能引發好奇,只要自我功能夠,透過疑的好奇和試探,就能發展出觀察和學習活動,衍生更多新知和自我功能。

個體是在面對困難和阻撓時,開始起疑,思索其原因,想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如果個體不能面對真實,透過觀察、分析、假設、求證去尋找答案,而僅憑著一時的想法,一廂情願說它就是怎樣,就會造成錯誤的知見,佛說這就是邪見。邪見無法解決問題,卻會帶來更多的不安。

個體無法解決問題,並陷入恐懼不安時,疑成為懼怕和不安的來源,從而發展為疑神疑鬼,懷疑會不會遭別人陷害,懷疑週遭的人在恥笑和排擠自己,懷疑是否有能力面對挑戰。於是信心開始瓦解,焦慮緊張的壓力漸漸把一個人壓垮。

當一個人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會逃避到鬼神的保護傘裡,或者變得嚴重退化,像幼童一樣需要保護。最大的症狀是他很無能,需要強大力量的保護。他想像有一種力量可以保護他,期待著它出現,進而脫離現實。

另一種現象是尋找強而有力的靠山。當一個人得不到成就感,自覺孤立和無助時,他投入一個同儕,跟他們混在一起,不願清醒的思考,寧可跟著他們一起廝混,成為無知的惡棍。

疑的心力如果被帶到清醒的科學懷疑,它會使個人的自我功能日益提升,成為精神成長的動力,走向覺醒之路。禪宗的修行,是從疑門入手的,疑的訓練能開啟智慧之門。

6.化邪見為正知:

最後是邪見,這是一種錯誤的知見。當個人面臨困難與挑戰時,憑一時的直覺,一廂情願把它當答案,奉行不渝,那是很危險的。有的人人際關係不好,陷入孤立而造成焦慮和困擾,是因為他相信別人故意在排擠他,給他難堪。他並沒有反省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才導致他不敢去接近別人的惡果。這類事情在實務經驗中看起來真多。有些人人際關係不好,不肯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卻歸因於自己眼睛不好看;有些人事業做得不好,未面對現實,致力於檢討和努力,卻歸罪於祖墳方位不對;更有人身體不好,未能檢視生活作息,去看醫生尋找答案,卻歸因於姓名筆劃不好。

在諮商過程中,個體在改造了祖墳和改變自己的名字之後,或許會產生安慰劑的效果。但如果不肯去提升自我功能,透過學習、成長和慈悲心,以發展精神力量,將來面對的,仍是新的困難。

邪見的背後,仍然存在著尋找正確知見的動力。諮商的要領是透過懺悔,「懺其前罪、悔其後過」,用覺性去思考。由於覺性即是佛性,實踐者將得到十方諸佛所護祐,而開啟正知正見。

每天懺悔心識中的錯誤,清除過去的業障,發出覺性的願力去生活,是治癒邪見之藥。人必須如此自問:我現在的目標是否正確?我在做什麼?想什麼?這些行動和想法是否能令我實踐目標嗎?如果不能,那我又該怎麼做?好好想一想,然後努力去做,邪見自然離去,光明成功的生活即在眼前。



以上六種根本煩惱,可以透過轉識成智的機制,看出行為的缺點和優點,給予支持和肯定,使當事人的自我功能得到肯定,而變得強壯起來,就可以脫離原來的貪、瞋、痴、慢、疑和邪見的窠臼,展現光明的行動和態度,這就是轉識成智療法。



(以上精神成長的動力三篇,節錄自鄭石岩先生<�生命轉彎處>。曾經有幸聽過他幾場演講,是名和藹客氣的先生。)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心理學所謂的煩惱,是指生活、思想和行動的迷思,所造成的痛苦、邪惡和不幸。

煩惱的產生是由貪、瞋、痴、慢、疑和不正見所造成的。煩惱是一種心病,它會擴大負面影響力,因此,要從中解脫。事實上,人類的不幸,心理失常和災難,皆是煩惱所引起的。

1.貪是煩惱之首:

貪是一種匱乏的心態,它使人如饑如渴地追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十法界(十個精神生活的等次)中,餓鬼道的眾生,其長相是皮包骨,瘦得可憐,肚子卻像鼓那麼大。他囤積了許多東西在肚子裡,卻沒有拿出來生活享用,所以精神生活顯得營養不良,而變得骨瘦如柴。餓鬼的口裡吐火,咽喉像針那麼細,食物拿到手裡立刻變成灰燼。因為他從未咀嚼,財富是拿來佔有的,未經咀嚼和吸收,所以咽喉如針。由於不斷追尋和佔有,焦慮不堪,火氣很大,所以口中吐火。食物一到手,因為忙於追求,故「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變成了灰燼。這個比喻很像功利的現代人,永不滿足的追尋和佔有,卻忘了生活自身,而使自己身陷煩惱和焦慮之中。這種為追尋而忘了生活的現象就是顛倒,又稱作「倒懸」。

在<�盂蘭盆經>中說,目連尊者修行到有神通力時,發現自己的母親墮落在餓鬼道之中,其形貌和遭遇如前述的慘烈痛苦,於是他請教佛陀如何營救母親。佛陀告訴他在七月十五日羅漢解夏自恣日時,請他們現身為母親說法,教她放棄貪婪,學習恬淡,才得到解脫。人類的最大痛苦和罪惡,就是來自貪婪。

2.瞋恚引起的邪惡:

犯瞋恚的人面目可憎,失去理性和正念,造成許多惡業。十法界中的阿修羅,就是犯這種惡業的眾生,他們情緒不穩,憤怒填膺,交相爭鬥。人類的戰爭、暴力和傾軋,都是從瞋怒中來的。瞋怒使人失去理性,造成更多衝突。

瞋怒的情緒不但影響健康,更會破壞人際關係,阻礙和諧與合作。家庭生活中,若經常起瞋恚,則溫暖和快樂漸失。教育子女以瞋怒為手段,親子變得疏離,子女心理會受到嚴重創傷。犯罪青少年大部分來自以瞋怒管教的家庭;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則與父母的凌虐和凶暴亦有密切的關係。

3.愚痴所產生的障礙:

現代社會變遷快速,如果不隨緣成長、不終身學習,就會變得無知而被淘汰。無論是經濟生活、生理調適、資訊網路等方面,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生活就會有大障礙。不久的將來,不會使用電腦的網路資訊,將會使自己成為半個文盲。

唯識心理學對於愚痴的解釋,特別強調自我的執著。一個不能延伸自我,建立無緣大慈(按:佛具大慈心,雖與眾生無緣,但是也發大慈心而救渡之)、同體大悲的人(按:謂佛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是共同的,自己和他人,沒有分別,視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會受困在自我中心的痛苦中。

4.我慢引起的痛苦:

自我中心、不能了解別人、欠缺他人同理的人,在感情生活上會有嚴重的挫折和衝突,因為我慢的心理,造成與別人交往的困難。我慢的人一則自視甚高,一則別人不願意跟他接近,於是孤立、寂寞、失去溫暖和親密感,這會使人因疏離而產生心理症狀。

人需要互相扶持,互相關懷。心理學家曾經追蹤長期住院治療的慢性病人,發現寡居女性是已婚的三倍,鰥居男性是已婚的八倍;無依無靠的單身漢是已婚者的二十一倍。他指出孤獨是健康的殺手。我慢很強的人,既孤獨又缺乏溫馨的友誼,所以身心健康都會受損。

我慢也代表著性急,許多心理學上的研究指出,他們的煩躁和挑釁行為,會使他們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提高。

5.疑所產生的困擾:

疑產生不安、緊張和焦慮,它是焦慮性精神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不安和懼怕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它使一個人變得故步自封,不敢做新的嘗試,同時抗拒學習新的事物。

6.邪見引起的煩惱:

被成見、偏見、迷信和錯誤的觀念所困。人被錯誤的觀念牽著走,往往是不自覺的;一般人迷信風水和求神問卜,往往使問題的重心被忽略,造成知性的萎縮。迷信的宗教,可以給人一時的慰藉,但會造成智慧的衰退。錯誤的人生觀,看起來是個人思想的自由,但會引發自我傷害或消極、偏激等行為。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幸福,決定於精神成長的水準。成長的越成熟,生活越充實、健康和穩定;越是不成熟,就越表現出困擾和煩惱。

人用其精神力來回應生活,從而創造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人用其精神力來創造生活,回應其挑戰;相對的也從成功的經驗中,使精神不斷成長。

唯識心理學把精神成長稱為善,並將促進精神成長的方法稱為善法或善心所,總共有十一個。<�唯識三十頌>說: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這十一個善心所可以豐富精神生活,並促進精神生活的成長,茲闡釋如次:

1.「信」是指相信善行是精神的資種,要對人生抱著基本信念,那就是對悲智雙運的信奉與實踐。信心和信仰是精神成長的基礎,能長養一切諸善法。

2.「慚」是自我反省的能力,透過內省而止惡行善。內省是一種自發的行為和反省能力;它能使人自愛、認分,孜孜不倦的學習和成長。

3.「愧」是透過他力或外界回饋的方式,檢討及校正自己的行為,而獲得心智成長。

4.「無貪」是指能營生而不陷入貪婪。貪婪是一種心理上的匱乏和飢餓感,會造成無盡的貪求,不知足和工作狂。無貪就能使一個人知足常樂,過積極的人生。

5.「無瞋」是在受苦挫折之中不起憤怒。瞋能使人失去理性,破壞正確的思考和回應能力,故無瞋是發展善行的途徑。

6.「無痴」是明理通達;明白事理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判斷能力做基礎。

7.「精進」是人生的積極態度,不畏懼和猶疑,能不斷學習與成長,克服困難,忍受痛苦,實現其人生。

8.「輕安」是身心輕鬆愉快,能保持好心境,就有好的心情和創意,是心理健康的根本。

9.「不放逸」是不放縱自己。縱情恣意,缺乏自治或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會陷入精神生活的潰敗。從心理諮商的觀點來看,心理疾病通常是缺乏生活紀律,無法有效處理生活事件所引起。

10.「行捨」是平衡的意思。透過平衡才能正確回應生活的需要和挑戰。捨能維持心理平衡,透過捨去舊的知識才能學習心知,以適應新需要;透過捨去執著,才會有清明的觀察;透過捨去舊的習慣,才能建立新的、有效的生活習慣。

11.「不害」是愛與慈悲,是互助與服務;「於諸有情不為損惱」,從利樂有情中實踐自我的延伸,而打破「自我」的執著。

以上所列十一個善心所,是幸福人生所必備的因素,同時也是豐富生命,促進精神成長的要素。現在將它分類,就可以看出三個豐富人生的線索:

‧發展自尊:從信、慚、愧三個法門著手,建立正確的信仰和自尊,並從反省思考和探討中訓練理性能力。

‧面對真實:實踐無貪、無瞋、無痴三個法要,透過真實、冷靜和明白事理,去認清和承擔生活的現實。

‧學習自律:遵行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五個基本紀律,從而建立健全的自律系統,以維持身心平衡。

這三個線索無異是發展自我功能的最佳途徑。一個人若能在這三方面有良好的發展,他的人生就會健康和幸福。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至PTT籃球版。



朱彥碩:
「這兩個GM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批評他們了。
這樣子亂交易,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說他們了。」


梅聖旻:(極奇平淡)
「是的,明尼蘇達狼隊與波士頓塞爾提克隊,
剛剛完成了一筆涉及六名球員與兩個首輪選秀權的交易。」


王立彬:
「這個交易的過程相當的漂亮,有如過故人莊一般。」


劉勇:
「哈哈!所以我說啊,不怕不來勁兒,就怕勁兒才來啊!交易要來的時候城牆都擋不住啊!」
「哈哈!所以我說啊,麥克海爾跟安機這兩個總經理真的是不長進啊!」


高景炎:
「呃,那當然,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筆相當精采的交易喔,也可以說這個可以算是近幾年
NBA最巨大的交易喔。那麼相信這筆交易也會在NBA上留下相當重要的紀錄喔。」


黃健翔:
「嗯─麥克海爾,過他─好得,進去了!
交易!!!!!!交易!!!!!!!!交易!!!!!!麥克海爾立功啦!!!!!!麥克海爾作出了交易!!!!!!
麥克海爾立功啦!!!!!!不要給塞爾提克人任何的機會!!!!!!
偉大的灰狼隊的總裁!!!!!!他繼承了灰狼光榮的傳統!!!!!!他一個人在戰鬥!!!!!!
長臂猿凱文˙麥克海爾在這一刻靈魂附體!!!!!!他代表了灰狼悠久的歷史的傳統!!!!!!
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凱文˙麥克海爾,明尼蘇達的光榮!!!!!!
交易成功之後,麥克海爾的心情會是如何?他面對的是全世界球迷的目光和期待!
交易啦!!!!交易通過啦!!!!!!!!他沒有再一次倒在塞爾提克人面前!
偉大的明尼蘇達灰狼!!!!偉大的總裁麥克海爾今天生˙日˙快˙樂!!!!!!
明尼蘇達萬歲!!!!!!」


東方的神秘力量─糗爺:(本日最中肯)
「麥克海爾,一個給人印象是傻呼呼的總裁,卻我心目中最棒、最聰明的總裁之一。
他的思路獨特,像『黑夜』般神秘,門派怪異;但交易和選秀,
卻像『詩人』般擁有豐富的創意和心靈深度,讓人捉摸不定,給人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
麥克海爾的選秀和交易模式,怎麼看都缺乏頭腦;但那是種陰柔的內功,
靠質感和智慧取勝,在新人養成、教練、訓練和簽約上,麥克海爾的收放一流,
尺度和應變,都抓得恰如其分。」


徐展元:
「剛剛查了一下資料,麥克海爾作交易的機率很低。」


鐘重彩
主播:「明尼蘇達已經拿到五個球員,為什麼還要在硬要兩個首輪選秀權呢?」
鐘:「你這個時候不一舉形成大局,就給了對方到時候反攻的機會!」


楊清瓏:
「我們看到這個交易真的是非常的厲害喔,麥克海爾這個推打的技巧相當高啊!
安吉已經這個內角五個球員塞了進來,還帶有伸卡球的味道!
麥克海爾還能夠順勢因塞澳推打出去,還多獲得了兩個首輪選秀權!
厲害,真的厲害!」


陳金城(不認識他是誰?請回去溫習賭神2):
「麥克海爾他根本是個瘋子!他要跟我交易,把我的球員跟選秀權都交易完之後,
他就跟我交易我的手。你看看我這雙手...賭神,你要為我報仇!」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626年5月20日(明熹宗天啟六年五月初六),明朝故都北京城西南王恭廠(今宣武門)一帶發生了一場破壞慘重的災變,至今使人聞而駭然,難解事發端倪。

當天早上,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東北方漸至京城西南角,灰氣湧起,屋宇動盪。傾刻,大震一聲,天崩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若亂絲、若五色、若靈芝狀的煙氣衝天而起,經久方散。東自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3到4里,周圍13里,上萬間房屋,2萬餘人皆成粉碎狀,瓦礫盈空而下,人頭及臂、腿、耳、鼻等紛紛從空中落下。

街面上碎屍雜疊,血腥味濃;人亡慘痛,驢馬雞同時斃盡。在紫禁城內施工的匠師2000餘人,被從高大的鷹架上震落,摔成肉餅。成片的樹木連根拔起,飄飛遠處;石附馬大街一尊500公斤重的大石獅子也飛出順城門外。象來街的皇家象苑,象房全部傾倒,成群大象受驚而出,狂奔四方。

死難者奇況頗多。承恩寺街上8人抬一女轎正走著時,趕上災變;大轎被打壞頓在街心,轎中女客及八名轎夫全都不見了。萊市口有位姓周的紹興來客正與6個人說話,忽然頭顱飛去,軀肢落地,而近旁6個人則無恙。

令人咄咄稱奇的是,死難者、受傷者以及無恙者,都在災變中瞬間被剝光了衣服,赤身裸體。元宏圭街一頂過路女轎,災變時被掀去轎頂,女客衣飾盡去,赤體在轎,卻毫無傷跡,一位當官的侍從在災變時,只覺棕帽、衣褲、鞋襪瞬間俱無,大驚其妙。有個被壓傷腿的人,眼見周圍的男女一絲不掛,有的以瓦片遮擋下身,有的用裹腳帶纏掩下部,還有的披著床單或半條破褲;相互間啼笑皆非,無可奈何。

一位官僚愛妾小二姐被埋在瓦礫下,聽到有人在瓦礫上叫:「底下有人可答應?」她急應:「救我!」等將她匆匆救出,才發現小二姐原來身無寸縷,救她的那位書手(即文書)趕緊脫下長衫把她裹嚴,讓她騎驢回娘家了。

人們的衣服都被掠到哪裡去了呢?災變後,有人報告,衣服全都飄移到幾十里外的西山了,大半掛在樹梢上。戶部(明朝管民政的機構)張鳳奎派長班(即侍從)前往查驗,果然如此。只見在西山昌平州教場上衣服成堆,首飾、銀錢、器皿無所不有。

值北京城特大災變360周年之際,北京地質學會等20多家團體於1986年發起了對這場災變原因的學術研討。學者們各抒已見,莫衷一是。主要有「大氣靜電釀禍」說、「地震引發火藥爆炸致災」說、「地球熱核強爆作用」說等。這些觀點不乏新奇,但難以解釋災變中的低溫無火、盡燙衣物等罕見特徵。

當時的天啟皇帝朱由校認為這場災難是自己當政不端的原因,並下「罪己詔」來責備自己。但我們今天重新審視這場浩劫,只能稱這是一個曠古謎團。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你的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每當新的一年來臨,就去設定你的夢想,寫下你的方法,開始圓夢!有的是人生大夢,是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通常與事業、志業有關:像29歲的葉繡華,從一個撿馬糞的女孩,到擁有馬場;34歲的李芸嬋,從月薪兩萬的買便當助理,到新銳女導演;有的是生活小夢,在事業之外,渴望追尋人生的平衡:像律師羅明通,循著當年達爾文的南美航行路線再走一遍;台灣惠普董事長何薇玲,每週不間斷的練習聲樂。他們為了讓夢想成真,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的實踐。不過,像他們這樣努力圓夢的人並不多。根據美國最新調查顯示,只有15%的人有達成夢想的步驟。換言之,85%的人都只是在「做夢」。

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做了結論:「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



《圓夢秘訣》:訂出目標、具體規劃、強制實踐

掌握此守則離夢想更近



你的夢想是什麼?有些人要想一想,甚至還答不上來。或者,換個方式問,你心裡有什麼渴望?對生命沒有渴望,沒有夢想的人,可能晚上一到,就習慣坐到電視機旁,或呼朋引伴去唱KTV、毫無節制的刷卡購物,打發時間,同時也打發掉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人生,就像是《聖經》上所羅門王所說的:「人的一生不過七、八十歲,但其中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如果不甘如此,從現在開始,請發掘心裡的渴望,找出你的夢想。

而夢想,根據其目的又分成兩類,一類是人生的大夢,是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通常與事業、志業有關。另一類則是生活的小夢,是在事業之外,渴望追尋人生平衡的夢想。然而,有了夢想以後,能成功逐夢者卻屬鳳毛麟角。無法圓夢的原因主要有二:一、缺乏聚焦的目標,二、缺乏行動力。尤其人生大夢,其圓夢難度更高。



夢想,是想做的事現在就去做

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採取任何步驟。」目標需要聚焦。譬如,如果你想「經營一家年營業額七千萬、獲利率30%的公司」,就比「我要開一家賺錢公司」來得聚焦。有了聚焦目標,才能進行後續規畫。

規畫,則必須是行之有效的細節計畫,包括:一、蒐集資訊,二、依80/20法則列出重要的事,三、以週、月、年計畫查核是否達成。

目標、規畫確立後,行動就必須立刻展開。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在三十年的顧問生涯裡接觸過至少一千位經營者,有些企業領袖總愛談論退休後的夢想,但大前研一非常確定:「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完成夢想。」因為,這些人都總是延後想做的事。因此,他的結論是:「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

根據美國職涯線上顧問公司Think-TQ.com,在2005年12月針對三萬名美國人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6%的人,為自己的夢想設定了「可以達成的有形目標」;只有15%的人,把夢想可以「具體化的細節」一一寫下來;只有7%的人,「每天都做了讓自己離夢想更近一步的事」,換句話說,多數人即使有夢想,都還停留在做夢階段。

這個調查是根據思想大師如彼德斯(Tom Peters)、柯維(Thomas Covey)及杜拉克(Peter Drucker)等人共五十本著作,歸納出其設定人生目標的模式後,將其濃縮成十條「如何讓你更接近你的夢想」的規則。如果你無法做到這十條規則,「只會讓你離夢想越來越遠」。這十條規則如下:

一、你必須設定可以達成的有形目標。
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你主要的興趣或你扮演的角色中,至少都設定一個你想完成的目標。
三、把夢想和你生命中的熱情相結合。
四、設定能引燃你的熱情或能激發你行動的夢想。
五、把你的夢想所有可以具體化的細節一一寫下來。
六、無條件為你的夢想奉獻一切。
七、和其他類似的人一起分享你的夢想。
八、為你的夢想設定每天、每週、每月及每年應完成的目標,也設定什麼時候要開始做,什麼時候要驗收這個夢想。
九、每天花十分鐘想一下,當你的夢想真的實現時,你會有多爽!
十、每天至少都要做一點「讓你離你的夢想更近一步」的事!

古往今來,人們的夢想往往死在「放棄」手上,毀在「嘲諷」腳下,被「困難」打敗,遭到「拖延」的溺斃。越大的夢想,越可能遇到挫折。這時,你會需要實踐夢想的「六力」,分別是:認知力、執著力、勇氣力、紀律力、專注力、孤獨力。



夢想,只留給一心想贏得的人

1878年,萊特兄弟十一歲時,因為收到父親贈送會往上飛的玩具,而對人類的飛行產生了夢想。在當時,沒有人相信人類可以像鳥一樣,在天空翱翔,萊特兄弟的夢想,幾乎是痴人說夢。然而,他們當時卻立下志向,找資料、向國際學術機構去信詢問、試著打造不同類型的滑翔機,剛開始從1.5公尺的機翼試起,逐漸加長為5尺、7尺。終於,在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35分,「飛行者一號」飛機,靠著機器自身的力量,在天空飛行了12秒,前進了37公尺。

這短短12秒,是人類史上動力飛行的第一次成功。這改變人類一百年的偉大事蹟,背後卻是源自於一個年少的夢想,與25年不停歇的研究,與一千多次的試飛。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