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著,就要為生存負起責任,而且要去回答活下去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人有思考,有記憶,有情緒,會考慮未來,又會惦記過去;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又要讓自己過得好些。更重要的是,人有一個自我意識(我執),以自己為中心來看周邊的事事物物,擔憂自己的安全、名譽、財富和權力是否確保。於是,貪、瞋、痴、慢、疑和邪見就出現了。

這些根本煩惱,與生活的活力是相依存在的,只要個人能察覺非理性的部分,就能轉動這些負面的態度和情緒,成為心智成長的活力,這個過程就是「轉識成智療法」。透過轉識成智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六根本煩惱化為成長的動力。

‧貪可以在透過優點的支持和指導,化為積極主動的力量。

‧瞋可以在消除敵意之後,昇華為愛與公義的行動。

‧痴經過主動學習和理性的過濾,化為堅毅和肯定性。

‧慢由於生活和工作的歷練,能力的增加,可以轉成自信和肯定性。

‧疑可以透過成功經驗的累積和面對真實的訓練,化成謹慎的思考。

‧邪見經過科學和認知的經驗,可以轉為正確的知見。



1.化貪婪為主動:

我們的文化強調不要貪婪,貪婪會帶來痛苦、錯誤和迷失,這是正確的。但若在教育上,看到孩子有了貪婪的行為,我們就採取抨擊、批評和責罰,則容易使孩子自尊受損,更形虛弱,感覺匱乏,而產生更深的貪婪。如果在教育上,不懂得轉識成智,就助定要失敗。

現在我們把貪婪加以分析,便會發現它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主動進取性和佔有慾。只不過它的目標不合理,受到匱乏感所牽引。如果我們能支持它的目的性和主動性,並消除其非理性部分,那麼「煩惱即是菩提」,這就能「轉識成智」,變成有益於精神成長的動力。在諮商中,當事人的「自我」如果受到支持,那麼不安和焦慮的強度就會下降。緊接著,他的察覺性提升,自尊變得比較健康,而有主動的意願去改正錯誤,發展積極、精進的生活態度。父母親可能看到孩子貪玩而嚴厲抨擊他:「你這個窩囊廢!整天都在玩。」這種對待方式,既貶損了他的「自我」,更沒有支持他值得肯定的部分。這樣缺乏啟發性的教誨,就容易陷入失敗。如果我們能看清值得支持的一面,找出表現不錯的部分,例如在玩電腦遊戲時,你說「你反應真快又機智!」你跟孩子就有話說,他的自尊受到支持,大人也就有機會提醒他:「這確實好玩!但也要控制時間,做該做的功課。」這時,孩子的自尊較好,比較能控制時間,發展主動的學習。

2.化瞋怒為愛的行動:

瞋怒是個體在遂行其目的時,受到挫折和阻撓的自然反應。這時,如果他有了敵意,就會變成攻擊和暴力;它往外發洩就是攻擊別人,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武器或肢體暴力;它若往內發洩,就會傷害自我或自殺。反之,如果心中起的念頭是慈愛,就會產生義憤,為理想而堅持,努力完成該做的事。一位父親說:

「孩子不接受我的建議報考醫科,他一定要學理科,我氣死了!」

「你很生氣,你心中現在是恨還是愛?」

「我恨鐵不成鋼,我當然恨。」

「你不是說你愛孩子嗎?那就把恨這種有敵意的心情換成愛,去支持孩子,接納孩子的興趣和性向。因為這是孩子的生涯,不是你的生涯,由他決定他心甘情願去努力,只有他才了解自己該讀什麼系,不是嗎?」

「他不知道將來就業的困難,我愛他呀!」

「你的苦心可感,可是你的愛要放在幫助孩子成長上,讓他有實力去面對他的人生,而不是去完成你指定認為好的人生。潮流不斷的變,它不是固定的,你的愛要放在啟發孩子的主動性上,由他來操盤,他才能夠在無常變化的生涯中,不斷做出正確的選擇。你能為他一輩子作主,永遠替他操盤他的人生,而且永遠跟得上時代嗎?」

「當然不可能。」

「那麼請用愛去幫助孩子實現他的夢想。」

這位父親一開始之所以震怒的原因,是把孩子的決定解釋成不聽話和作對,於是愛之深,敵意(對立的情緒)亦增強。這就造成雙方的僵持,甚至無法溝通。當他們的對立和敵意放下時,原來的愛,又變成生命的陽光。

3.化痴心為堅毅:

痴這種特質是執著於某種看法,而無法做彈性思考。它僵持在己見而不能自拔。如果我們能增加多方面的見識和能力,願意去學習、思考和反省,痴的僵化和固著就會因此而解脫,而原來的堅持性得到保留,就能發展為肯定性。肯定性愈好,愈能面對真實、平實表達意見,不採取鴨霸的方式屈服別人,也不會在遭遇阻力時退卻。

研究中發現,青少年以前,有較多生活和工作歷練的人,視野較廣,經驗豐富,在待人接物上,顯得較有彈性,所以處理人際和生活事物,比較得心應手。一九八六年蓋洛普(Gallup Poll)曾做過調查,分析成功者的個人特質,發現他們比一般人明白事理、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能力,他們有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同時堅毅力也強。

人如果主動學習,就能透過增廣視野和能力,化痴為毅力;保留它的堅持性,形成肯定性(assertiveness)。

4.化我慢為自信:

我慢的本質是自我中心。不過哪一個人沒有「自我」的堅持呢?人要自我認同成為獨立的個體,就得有一個我。當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失敗時,就會成為邊緣人格,其生活與工作適應困難,不斷出問題;不是幹不下去,就是與人衝突,時而不安其位,時而抱怨不滿,拈輕怕重,又缺乏堅毅努力的行動。

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過程中,自我功能得不到發展,成功經驗少,又得不到父母師長肯定的孩子,會從自信的不足,轉而成為傲慢的自我中心。他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不願意面對別人給他的建議,更不願意去察覺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現實,只是我行我素。這個因素,漸漸成習,拒絕反省和自我檢討,而成為非理性的態度和情緒。

青少年在自我堅持中,師長應幫助他獲得多一點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學業成績表現不佳的孩子,更需要幫助他在技藝、人際、說話、助人和團體活動等等的表現中,獲得別人的肯定。一個受肯定的人,才有勇氣把自我中心的「傲慢面具」拿下來,去做一位清醒思考,願意面對真實,並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的人。

因而呼籲父母和師長,每天想一想,自己有沒有指導孩子在其生活與工作中,做一點積極的小成就。還有,你有沒有深入孩子的生活經驗中,用慧眼看出他值得你肯定的事?只要把握這點,孩子的自尊就會健康,「自我」就不會崩解。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心,都需要別人的肯定,找些值得肯定的事去支持他,他就有自信。每個人都希望成功,幫助他獲得成功的經驗和感受,他就會成為堂堂正正的人。

5.化疑為審思:

疑的本質就是焦慮不安。懼怕是焦慮不安的開始,長期的焦慮不安,則令個體無奈、無助感和沮喪。這是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殺手。人類的心理症狀和痛苦,是從這個瘡口流出來的。不過,我們也發現,懼怕和不安全感,是我們「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心裡動力。轉識成智的契機也從這裡出現。此外,疑能引發好奇,只要自我功能夠,透過疑的好奇和試探,就能發展出觀察和學習活動,衍生更多新知和自我功能。

個體是在面對困難和阻撓時,開始起疑,思索其原因,想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如果個體不能面對真實,透過觀察、分析、假設、求證去尋找答案,而僅憑著一時的想法,一廂情願說它就是怎樣,就會造成錯誤的知見,佛說這就是邪見。邪見無法解決問題,卻會帶來更多的不安。

個體無法解決問題,並陷入恐懼不安時,疑成為懼怕和不安的來源,從而發展為疑神疑鬼,懷疑會不會遭別人陷害,懷疑週遭的人在恥笑和排擠自己,懷疑是否有能力面對挑戰。於是信心開始瓦解,焦慮緊張的壓力漸漸把一個人壓垮。

當一個人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會逃避到鬼神的保護傘裡,或者變得嚴重退化,像幼童一樣需要保護。最大的症狀是他很無能,需要強大力量的保護。他想像有一種力量可以保護他,期待著它出現,進而脫離現實。

另一種現象是尋找強而有力的靠山。當一個人得不到成就感,自覺孤立和無助時,他投入一個同儕,跟他們混在一起,不願清醒的思考,寧可跟著他們一起廝混,成為無知的惡棍。

疑的心力如果被帶到清醒的科學懷疑,它會使個人的自我功能日益提升,成為精神成長的動力,走向覺醒之路。禪宗的修行,是從疑門入手的,疑的訓練能開啟智慧之門。

6.化邪見為正知:

最後是邪見,這是一種錯誤的知見。當個人面臨困難與挑戰時,憑一時的直覺,一廂情願把它當答案,奉行不渝,那是很危險的。有的人人際關係不好,陷入孤立而造成焦慮和困擾,是因為他相信別人故意在排擠他,給他難堪。他並沒有反省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才導致他不敢去接近別人的惡果。這類事情在實務經驗中看起來真多。有些人人際關係不好,不肯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卻歸因於自己眼睛不好看;有些人事業做得不好,未面對現實,致力於檢討和努力,卻歸罪於祖墳方位不對;更有人身體不好,未能檢視生活作息,去看醫生尋找答案,卻歸因於姓名筆劃不好。

在諮商過程中,個體在改造了祖墳和改變自己的名字之後,或許會產生安慰劑的效果。但如果不肯去提升自我功能,透過學習、成長和慈悲心,以發展精神力量,將來面對的,仍是新的困難。

邪見的背後,仍然存在著尋找正確知見的動力。諮商的要領是透過懺悔,「懺其前罪、悔其後過」,用覺性去思考。由於覺性即是佛性,實踐者將得到十方諸佛所護祐,而開啟正知正見。

每天懺悔心識中的錯誤,清除過去的業障,發出覺性的願力去生活,是治癒邪見之藥。人必須如此自問:我現在的目標是否正確?我在做什麼?想什麼?這些行動和想法是否能令我實踐目標嗎?如果不能,那我又該怎麼做?好好想一想,然後努力去做,邪見自然離去,光明成功的生活即在眼前。



以上六種根本煩惱,可以透過轉識成智的機制,看出行為的缺點和優點,給予支持和肯定,使當事人的自我功能得到肯定,而變得強壯起來,就可以脫離原來的貪、瞋、痴、慢、疑和邪見的窠臼,展現光明的行動和態度,這就是轉識成智療法。



(以上精神成長的動力三篇,節錄自鄭石岩先生<生命轉彎處>。曾經有幸聽過他幾場演講,是名和藹客氣的先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