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告是以傣族簡史來端看歷代中共對於傣族所實行的民族政策。

  在開始探討中共對傣族的民族政策之前,必須要先注意到一個中共在撰寫各少數民族歷史時,有著很獨特的見解:是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毛澤東和史達林(Joseph Stalin)、甚至是周恩來的思想所影響著其政策走向。這一連串的民族理論貫穿了中共看待少數民族歷史的思維與角度,同時也是中共在制定統治少數民族的政策上,一個意義非凡的中心思想。

  一切的原點,要回歸於馬克思在西元一八四三年發表的《猶太人問題》(The Jewish Question):政治解放是資產階級革命,人類解放是指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要把一切受政治和社會壓迫的人民給解放出來,這也包括了世界各民族,以達到各民族完全的真正平等。

  西元一八四七年,恩格斯在紀念波蘭起義的國際大會演說上發表他的想法:「任何民族當他還在壓迫別的民族時,不能成為自由的民族。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就必須消滅現在的所有制關係。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勝利,同時就是一切被壓迫民族獲得解放的訊號。」這一句話意義深遠,因為他囊括了日後中共的民族政策與其思想,「資產階級的壓迫」橫亙了整部少數民族史。

  毛澤東認為中國各民族在各方面都存在著交流,而這交流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不斷衝擊剝削階級實行民族壓迫,最終必會走向統一。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在民族關係上表現出來的反動(被毛稱為國民黨思想)需要在五個方面著手:一般(全世界皆有的民族問題)與個別(差別和特殊性)、整體與局部(五十六個民族的整體和各民族間的關係)、原則性(堅持社會主義的改革)和靈活性(根據民族差異制定自治區)、抓矛盾點確立重點(反對大漢族主義,注重以社會主義的改革路線來幫助少數民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調查研究。日後中共在統理少數民族的政策上,由毛澤東的五點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政策,周恩來著手規劃其具體內容。周恩來在中共建國初期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並修正當時國內流行的史達林的民族論點,使其和毛澤東的民族論點相互結合,形成適用於中國的民族理論。

  敘述完中共其對於民族政策的中心思想,再來要開始進入主題:

  在中國境內的傣族多半分布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此只描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在中共所撰寫的傣族歷史中,很強調一點,那就是傣族在遭受到中共的社會主義改革解放之前,西雙版納就保持著完整的封建領主制和奴隸制,一切土地盡歸「召片領」所有,召片領是領主集團的總代表,是西雙版納的最高所有者。耕種領主土地的奴隸,必須向領主繳納實物地租,奴隸耕種了領主土地後,也就失去其人身自由。《明史‧雲南土司傳》的「威遠」記載:

  「永樂二年(西元一四○四年),算黨為車里所擄奪其地,命西平侯諭之,乃還算黨及侵地。八年(西元一四一○年),威遠州奏;其地與車里接境,累被各土司劫掠,播孟實當要衝,乞置巡檢司,從之。」

  由上引史料得知,直到十五世紀初,西雙版納及其郊近地,雖已發生封建性的土地併吞,但各部之間仍帶有奴隸制下的掠奪行為。

  西元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於西雙版納設縣,但仍准第三十六代召片領刀承恩襲車里宣慰使(十二版納的中央政府為車里宣慰使司,車里宣慰使是最高行政首長)世職,直到一九四九年第三十八代刀世勛時,中共宣布解放才停止召片領的世襲。

  民國時期,傣族對政府負責的負擔仍舊沉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政府明文規定的徵收項目,一是官吏各式各樣的敲詐勒索。政府的明文徵收,有門戶税、行政費、渡口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稅、抗戰時期的救國公債等等。

  在中共建國之初,就把馬列主義和中國各民族的實際情況,把實行自治區作為中共「解決民族問題方針」的辦法。一九四九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中指出:「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可實行區域自治。」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管理地方財政、國家的軍事制度組織公安部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於是,西元一九一五年二月,中共中央派遣的中央民族訪問團在佛海縣召開了西雙版納的各族人民代表大會,實際上是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第一次籌備會議。在五月的第二次籌備會議中,宣讀了《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草案》,其後通過了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名單,成立自治區籌備委員會。

  中共在成立自治區時碰到到了幾點難題:

  一、對於傣族的車里宣慰使和土司制度的存廢,中共以「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在歷史上受傣族的封建領主所統治,中共有義務確保各民族實行其民族自治權」的理由把以上兩項給廢掉。

  二、以傣族為名的爭議:傣族在當時佔西雙版納的總人口百分之五十二;哈尼族、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總合百分之四十八。這導致其他民族對於「為何單用傣族為名」產生了相當大的反彈。

  三、西雙版納是傣族在西元一五七○年才出現的稱呼,反對人士抗議:「西雙版納是傣族宣慰使的統治區名稱,為宣慰使勞役、納款的負擔單位,有舊制度的味道。」

  四、自治區首府設置地點的爭執。一部分民族認為,首府地點的設立對他們而言,具有更多的資源可以運用,於是各地都爭相要求設置首府,最後在歷史背景、經濟文化、發展潛力等條件下,才通過以景洪縣的允景洪鎮為首府。

  在中共或調停、或勸說、或強迫的手段下,終於在一九五三年正式召開第一界各族各界人民大會。一九五五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改名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中共在自治州下設立了財政局和稅務局,並實行「三照顧」,分別是:

  一、流動資金比內地高,利潤留成比內地高。

  二、對生活必需品實行最高限價。

  三、對農產品實行最低保護價。

  另外還有實行於邊界山區的「三免費」:小孩讀書、看電影、治病均免費。

  除了海關稅、企業投資的收入稅外,農業、鹽井、茶、釀酒、屠宰等稅統收統銷,在西雙版納徵收的稅目只佔全國、全省的百分之五十五,稅率也較內地低,並免除了傣族重大節慶時的屠宰稅和自行車牌照稅。

  毛澤東說過:「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幹部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自治州內培訓共產黨的幹部就是重要的一個課題。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黨幹部來源有兩項:一是由共產黨直接挑選物色青年參加民族工作隊,藉由土地改革運動、團結生產、反帝(帝國主義)愛國作為考察成績的評比;一是開辦學校和訓練班。

  關於「和平協商的土地改革」,是共產黨針對西雙版納那些「階級壓迫制度、封建領主制度」,為了解放村莊生產力,擺脫中間剝削的高壓負擔所做的改革。原來在中國漢族農村的,採取狂風暴雨式的土改,在族群複雜,又有強鄰壓境的雲南是不適用的,所以中共採取了「和平協商的土地改革」。《和平協商土地改革條例》內明定: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同時廢除領主和地主的官租、地租、勞役雜項、高利貸、貢賦、特權、債務,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至於在重新分配領主土地時,會預留一份和農民相同大小的地,讓領主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在大躍進時期,西雙版納出現了大量的高級社、初級社和十九個人民公社,由於社大人多,管理困難,再加上當時的「共產風」興盛,講究吃大鍋飯的精神,給西雙版納的生產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文化大革命十年,人民公社又達到了高潮,生產長期停滯,西雙版納內的人民糧食來自回銷,生活靠救濟金,生產靠貸款。文化大革命後,鄧小平恢復了定額管理、小包工、評工記分等辦法來重新刺激生產。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聯產承包到戶為主的農業生產責任制,並在一九八四年撤銷人民公社。

  最後,在寫報告的三本書內,都會提到「少數民族在黨中央政策生活水準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與改善」之類的話語;但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篇關於溫家寶在二○○八年三月底訪問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時,當地農民提到了他們生活的諸多困難,包括農業生產成本高、鄉村衛生院條件簡陋、農村教師住房困難等問題,對照著書上十幾二十幾年前的照片,我不禁納悶,是否真有如書中所說「長足的進步」?

  再說,書裡頭將中共的民族政策極度渲染美化,尊重當地信仰宗教、自治自由之類的話,甚至連民主這詞語都大剌剌的用出來了;不過事實真的是像中共所監控下完成的簡史那樣美好嗎?

  少數民族在宗教上的信仰,常常不僅僅是簡單的信仰問題,而且是他們維繫族群生存、團結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旗幟,是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結合,甚至是生命意識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中共一方面指斥宗教是精神鴉片,一方面卻用權力和暴力強迫人民信仰馬列主義,這就對篤信宗教的少數民族人民帶來了致命的壓迫。中共和它的軍隊,中共和它的文革,中共和它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掌權者們對少數民族宗教、宗教設施及宗教事業的戮力破壞和摧殘,實在不能不說是對少數民族人民心靈的最大傷害和殘害。

  雖然每一個少數民族地區都有所謂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的招牌,但是,每一個自治區、州、縣政府的主要領導人,都必須是漢人,或必須是已經完全皈依了中共的人,都必須接受中共同級自治區、州、縣地方黨委全方位專制領導,這就將少數民族地區的所謂自治,全然翻作了一篇篇假話。這在漢族地區,人民尚因為自己是漢人而少了一分民族情緒上的反感,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民則無疑會對這種完全虛假的自治,充滿憤懣之情。

  中共以馬列的「階段鬥爭」理論和毛澤東的「民族鬥爭問題說到底還是階級鬥爭問題」的「鬥爭理論」為根據,在少數民族地區以進行階級鬥爭來實行民族鎮壓,造成了少數民族人民對於漢族人民、直至對於整個中國的巨大離心力量。因為,無論中共怎樣地壓迫和殘害漢族人民,都還不會造成漢族人民的民族分裂和民族獨立意識。對於同漢族人民不同種,不同族,甚至是不同文字、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少數民族地區人民來說,中共用鬥爭的方法,專政的方式,特別是暴力鎮壓的手段來對付少數民族人民,無疑只能形成由民族壓迫所造成的民族對抗局面。而由民族壓迫所導致的民族對抗,其最後的結局,不是少數民族的消亡,便是少數民族的分離和獨立。由是,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問題,就勢必要演化成為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與漢族人民的關係問題,直至和中國的關係問題。並且,國家認同和國家分裂的問題便會接踵而來。

  因此,在閱讀中共出產的其各少數民族簡史時,我們不得不以更謹慎的態度,思索並考證中共對各少數民族的政策,其完善程度是否真能如書中所言。

  參考書目: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編寫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概況》,雲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一版。

  李廷貴、范榮春,《民族問題學說史略》,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一版。

  江應樑,《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一版。

  辛灝年,《誰是新中國──中國現代史辨》,Published by Blue Sky Publishing House,1999年一版。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篇報告是以傣族簡史來端看歷代中共對於傣族所實行的民族政策。

  在開始探討中共對傣族的民族政策之前,必須要先注意到一個中共在撰寫各少數民族歷史時,有著很獨特的見解:是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毛澤東和史達林(Joseph Stalin)、甚至是周恩來的思想所影響著其政策走向。這一連串的民族理論貫穿了中共看待少數民族歷史的思維與角度,同時也是中共在制定統治少數民族的政策上,一個意義非凡的中心思想。

  一切的原點,要回歸於馬克思在西元一八四三年發表的《猶太人問題》(The Jewish Question):政治解放是資產階級革命,人類解放是指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要把一切受政治和社會壓迫的人民給解放出來,這也包括了世界各民族,以達到各民族完全的真正平等。

  西元一八四七年,恩格斯在紀念波蘭起義的國際大會演說上發表他的想法:「任何民族當他還在壓迫別的民族時,不能成為自由的民族。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就必須消滅現在的所有制關係。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勝利,同時就是一切被壓迫民族獲得解放的訊號。」這一句話意義深遠,因為他囊括了日後中共的民族政策與其思想,「資產階級的壓迫」橫亙了整部少數民族史。

  毛澤東認為中國各民族在各方面都存在著交流,而這交流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不斷衝擊剝削階級實行民族壓迫,最終必會走向統一。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在民族關係上表現出來的反動(被毛稱為國民黨思想)需要在五個方面著手:一般(全世界皆有的民族問題)與個別(差別和特殊性)、整體與局部(五十六個民族的整體和各民族間的關係)、原則性(堅持社會主義的改革)和靈活性(根據民族差異制定自治區)、抓矛盾點確立重點(反對大漢族主義,注重以社會主義的改革路線來幫助少數民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調查研究。日後中共在統理少數民族的政策上,由毛澤東的五點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政策,周恩來著手規劃其具體內容。周恩來在中共建國初期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並修正當時國內流行的史達林的民族論點,使其和毛澤東的民族論點相互結合,形成適用於中國的民族理論。

  敘述完中共其對於民族政策的中心思想,再來要開始進入主題:

  在中國境內的傣族多半分布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此只描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在中共所撰寫的傣族歷史中,很強調一點,那就是傣族在遭受到中共的社會主義改革解放之前,西雙版納就保持著完整的封建領主制和奴隸制,一切土地盡歸「召片領」所有,召片領是領主集團的總代表,是西雙版納的最高所有者。耕種領主土地的奴隸,必須向領主繳納實物地租,奴隸耕種了領主土地後,也就失去其人身自由。《明史‧雲南土司傳》的「威遠」記載:

  「永樂二年(西元一四○四年),算黨為車里所擄奪其地,命西平侯諭之,乃還算黨及侵地。八年(西元一四一○年),威遠州奏;其地與車里接境,累被各土司劫掠,播孟實當要衝,乞置巡檢司,從之。」

  由上引史料得知,直到十五世紀初,西雙版納及其郊近地,雖已發生封建性的土地併吞,但各部之間仍帶有奴隸制下的掠奪行為。

  西元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於西雙版納設縣,但仍准第三十六代召片領刀承恩襲車里宣慰使(十二版納的中央政府為車里宣慰使司,車里宣慰使是最高行政首長)世職,直到一九四九年第三十八代刀世勛時,中共宣布解放才停止召片領的世襲。

  民國時期,傣族對政府負責的負擔仍舊沉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政府明文規定的徵收項目,一是官吏各式各樣的敲詐勒索。政府的明文徵收,有門戶税、行政費、渡口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稅、抗戰時期的救國公債等等。

  在中共建國之初,就把馬列主義和中國各民族的實際情況,把實行自治區作為中共「解決民族問題方針」的辦法。一九四九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中指出:「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可實行區域自治。」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管理地方財政、國家的軍事制度組織公安部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於是,西元一九一五年二月,中共中央派遣的中央民族訪問團在佛海縣召開了西雙版納的各族人民代表大會,實際上是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第一次籌備會議。在五月的第二次籌備會議中,宣讀了《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草案》,其後通過了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名單,成立自治區籌備委員會。

  中共在成立自治區時碰到到了幾點難題:

  一、對於傣族的車里宣慰使和土司制度的存廢,中共以「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在歷史上受傣族的封建領主所統治,中共有義務確保各民族實行其民族自治權」的理由把以上兩項給廢掉。

  二、以傣族為名的爭議:傣族在當時佔西雙版納的總人口百分之五十二;哈尼族、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總合百分之四十八。這導致其他民族對於「為何單用傣族為名」產生了相當大的反彈。

  三、西雙版納是傣族在西元一五七○年才出現的稱呼,反對人士抗議:「西雙版納是傣族宣慰使的統治區名稱,為宣慰使勞役、納款的負擔單位,有舊制度的味道。」

  四、自治區首府設置地點的爭執。一部分民族認為,首府地點的設立對他們而言,具有更多的資源可以運用,於是各地都爭相要求設置首府,最後在歷史背景、經濟文化、發展潛力等條件下,才通過以景洪縣的允景洪鎮為首府。

  在中共或調停、或勸說、或強迫的手段下,終於在一九五三年正式召開第一界各族各界人民大會。一九五五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改名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中共在自治州下設立了財政局和稅務局,並實行「三照顧」,分別是:

  一、流動資金比內地高,利潤留成比內地高。

  二、對生活必需品實行最高限價。

  三、對農產品實行最低保護價。

  另外還有實行於邊界山區的「三免費」:小孩讀書、看電影、治病均免費。

  除了海關稅、企業投資的收入稅外,農業、鹽井、茶、釀酒、屠宰等稅統收統銷,在西雙版納徵收的稅目只佔全國、全省的百分之五十五,稅率也較內地低,並免除了傣族重大節慶時的屠宰稅和自行車牌照稅。

  毛澤東說過:「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幹部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自治州內培訓共產黨的幹部就是重要的一個課題。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黨幹部來源有兩項:一是由共產黨直接挑選物色青年參加民族工作隊,藉由土地改革運動、團結生產、反帝(帝國主義)愛國作為考察成績的評比;一是開辦學校和訓練班。

  關於「和平協商的土地改革」,是共產黨針對西雙版納那些「階級壓迫制度、封建領主制度」,為了解放村莊生產力,擺脫中間剝削的高壓負擔所做的改革。原來在中國漢族農村的,採取狂風暴雨式的土改,在族群複雜,又有強鄰壓境的雲南是不適用的,所以中共採取了「和平協商的土地改革」。《和平協商土地改革條例》內明定: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同時廢除領主和地主的官租、地租、勞役雜項、高利貸、貢賦、特權、債務,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至於在重新分配領主土地時,會預留一份和農民相同大小的地,讓領主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在大躍進時期,西雙版納出現了大量的高級社、初級社和十九個人民公社,由於社大人多,管理困難,再加上當時的「共產風」興盛,講究吃大鍋飯的精神,給西雙版納的生產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文化大革命十年,人民公社又達到了高潮,生產長期停滯,西雙版納內的人民糧食來自回銷,生活靠救濟金,生產靠貸款。文化大革命後,鄧小平恢復了定額管理、小包工、評工記分等辦法來重新刺激生產。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聯產承包到戶為主的農業生產責任制,並在一九八四年撤銷人民公社。

  最後,在寫報告的三本書內,都會提到「少數民族在黨中央政策生活水準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與改善」之類的話語;但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篇關於溫家寶在二○○八年三月底訪問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時,當地農民提到了他們生活的諸多困難,包括農業生產成本高、鄉村衛生院條件簡陋、農村教師住房困難等問題,對照著書上十幾二十幾年前的照片,我不禁納悶,是否真有如書中所說「長足的進步」?

  再說,書裡頭將中共的民族政策極度渲染美化,尊重當地信仰宗教、自治自由之類的話,甚至連民主這詞語都大剌剌的用出來了;不過事實真的是像中共所監控下完成的簡史那樣美好嗎?

  少數民族在宗教上的信仰,常常不僅僅是簡單的信仰問題,而且是他們維繫族群生存、團結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旗幟,是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結合,甚至是生命意識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中共一方面指斥宗教是精神鴉片,一方面卻用權力和暴力強迫人民信仰馬列主義,這就對篤信宗教的少數民族人民帶來了致命的壓迫。中共和它的軍隊,中共和它的文革,中共和它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掌權者們對少數民族宗教、宗教設施及宗教事業的戮力破壞和摧殘,實在不能不說是對少數民族人民心靈的最大傷害和殘害。

  雖然每一個少數民族地區都有所謂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的招牌,但是,每一個自治區、州、縣政府的主要領導人,都必須是漢人,或必須是已經完全皈依了中共的人,都必須接受中共同級自治區、州、縣地方黨委全方位專制領導,這就將少數民族地區的所謂自治,全然翻作了一篇篇假話。這在漢族地區,人民尚因為自己是漢人而少了一分民族情緒上的反感,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民則無疑會對這種完全虛假的自治,充滿憤懣之情。

  中共以馬列的「階段鬥爭」理論和毛澤東的「民族鬥爭問題說到底還是階級鬥爭問題」的「鬥爭理論」為根據,在少數民族地區以進行階級鬥爭來實行民族鎮壓,造成了少數民族人民對於漢族人民、直至對於整個中國的巨大離心力量。因為,無論中共怎樣地壓迫和殘害漢族人民,都還不會造成漢族人民的民族分裂和民族獨立意識。對於同漢族人民不同種,不同族,甚至是不同文字、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少數民族地區人民來說,中共用鬥爭的方法,專政的方式,特別是暴力鎮壓的手段來對付少數民族人民,無疑只能形成由民族壓迫所造成的民族對抗局面。而由民族壓迫所導致的民族對抗,其最後的結局,不是少數民族的消亡,便是少數民族的分離和獨立。由是,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問題,就勢必要演化成為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與漢族人民的關係問題,直至和中國的關係問題。並且,國家認同和國家分裂的問題便會接踵而來。

  因此,在閱讀中共出產的其各少數民族簡史時,我們不得不以更謹慎的態度,思索並考證中共對各少數民族的政策,其完善程度是否真能如書中所言。

  參考書目: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編寫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概況》,雲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一版。

  李廷貴、范榮春,《民族問題學說史略》,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一版。

  江應樑,《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一版。

  辛灝年,《誰是新中國──中國現代史辨》,Published by Blue Sky Publishing House,1999年一版。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什麼鬼怪幽靈老是在陰暗的地方出現?

近日來自英國的科學家揭示了為什麼人們老是會在陰暗的地方疑神疑鬼以為見到了鬼怪幽靈的秘密。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一個研究組發現,當人們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打量四周的時候,其大腦就會受到矇騙,看到一些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於該處的東西。

事實上一些所謂的鬼怪幽靈,絕大多數都是在昏暗朦朧的環境之中出現的,儘管之前還沒有人系統研究過為什麼人們會「活見鬼」,但神經系統科學家早就表示過,這只是人們「心裡作祟」。

現在這項有關人為什麼「活見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PLoS計算生物學》(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研究組人員稱,對於我們見到的物體來說,其周圍環境可謂至關重要,有可能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意識,有時背景甚至會欺騙我們的眼睛,抹殺事實,導致我們平空想像,見到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

可見物體背景會影響我們最終所見,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抽像藝術作品會有這麼大的魔力,為什麼我們可以透過印象派油畫的含糊筆觸看到栩栩如生的細節。

該研究組的一位專家,李召平(Li Zhaoping)教授說:「油畫可以在細節上顯得含糊不清。正是因為這種含糊不清,觀眾才得以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而填補這些細節。」

另一位來自倫敦城市大學的邁克-摩爾根教授則說:「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產自我們大腦之中的虛擬現實系統的一種幻覺,我們可將這種感覺稱為『受克制的幻覺』。但是,如果輸入我們大腦的是一些模棱兩可,曖昧不清的東西,那麼我們看到的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東西。

比如說,站在倫敦的厄斯頓(Euston)火車站的站台上,只要你去留意去找的話,就可以在地板紋理上找到成百上千的不同圖案,這就是因為大腦對一些不確定因素的虛擬反映。」

為了揭示背景對「人眼」所見物體的影響,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組做了一個實驗。十八名被測試者被要求全神貫注的盯著電腦上的黑色屏幕。每當信號聲響起,被測試者便按下兩個按鈕中的其中一個,以記錄他們是否在屏幕中間看到一個細小的、暗淡的灰色目標矩形。

這個目標矩形並不是每次都出現,而一當它出現的時候,它只會在屏幕上顯示八十毫秒(千分之八十秒)。李召平教授說「如果目標矩形是在一列外觀相似的灰色矩形之間出現的話,被測試者就會經常發現目標,甚至目標沒出現,他們也會聲稱自己看見了。但如果目標矩形是出現在多個光亮的白色矩形之間,被測試者發現目標的次數就少了。

這是因為人們在視覺神經反應上更傾向於在模糊的背景之中看見模糊的物體,他們的大腦會覺得自己看到了某物,這就是其中的奧妙所在。魔術師早就知道這一個竅門。當你看到他們把一個球擲向空中,接著再擲出第二個球,然後第三個球,但第三個球卻神奇的不見了。你就會想他們究竟如何做到的。

事實上,第三個球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我們的大腦被背景信息欺騙了,我們誤以為自己真的看到了一共有三個球接二連三的被擲向空中。實驗證明:模糊的背景比明亮清晰的背景更能令我們誤入歧途,致使我們對事實視而不見,卻用自己的想當然來填補那些不確定的空白。

科學家認為鬼怪幽靈多在暗中出現是基於同樣的道理。在陰暗之中,許多物體難被看清,因此激發了人們去填補這些「不確定的影像」所帶來的空白,令人們疑神疑鬼出現所謂的活見鬼之說。實際上是環境背景「欺騙」了大腦,「欺騙」了我們的眼睛。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什麼鬼怪幽靈老是在陰暗的地方出現?

近日來自英國的科學家揭示了為什麼人們老是會在陰暗的地方疑神疑鬼以為見到了鬼怪幽靈的秘密。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一個研究組發現,當人們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打量四周的時候,其大腦就會受到矇騙,看到一些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於該處的東西。

事實上一些所謂的鬼怪幽靈,絕大多數都是在昏暗朦朧的環境之中出現的,儘管之前還沒有人系統研究過為什麼人們會「活見鬼」,但神經系統科學家早就表示過,這只是人們「心裡作祟」。

現在這項有關人為什麼「活見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PLoS計算生物學》(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研究組人員稱,對於我們見到的物體來說,其周圍環境可謂至關重要,有可能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意識,有時背景甚至會欺騙我們的眼睛,抹殺事實,導致我們平空想像,見到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

可見物體背景會影響我們最終所見,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抽像藝術作品會有這麼大的魔力,為什麼我們可以透過印象派油畫的含糊筆觸看到栩栩如生的細節。

該研究組的一位專家,李召平(Li Zhaoping)教授說:「油畫可以在細節上顯得含糊不清。正是因為這種含糊不清,觀眾才得以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而填補這些細節。」

另一位來自倫敦城市大學的邁克-摩爾根教授則說:「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產自我們大腦之中的虛擬現實系統的一種幻覺,我們可將這種感覺稱為『受克制的幻覺』。但是,如果輸入我們大腦的是一些模棱兩可,曖昧不清的東西,那麼我們看到的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東西。

比如說,站在倫敦的厄斯頓(Euston)火車站的站台上,只要你去留意去找的話,就可以在地板紋理上找到成百上千的不同圖案,這就是因為大腦對一些不確定因素的虛擬反映。」

為了揭示背景對「人眼」所見物體的影響,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組做了一個實驗。十八名被測試者被要求全神貫注的盯著電腦上的黑色屏幕。每當信號聲響起,被測試者便按下兩個按鈕中的其中一個,以記錄他們是否在屏幕中間看到一個細小的、暗淡的灰色目標矩形。

這個目標矩形並不是每次都出現,而一當它出現的時候,它只會在屏幕上顯示八十毫秒(千分之八十秒)。李召平教授說「如果目標矩形是在一列外觀相似的灰色矩形之間出現的話,被測試者就會經常發現目標,甚至目標沒出現,他們也會聲稱自己看見了。但如果目標矩形是出現在多個光亮的白色矩形之間,被測試者發現目標的次數就少了。

這是因為人們在視覺神經反應上更傾向於在模糊的背景之中看見模糊的物體,他們的大腦會覺得自己看到了某物,這就是其中的奧妙所在。魔術師早就知道這一個竅門。當你看到他們把一個球擲向空中,接著再擲出第二個球,然後第三個球,但第三個球卻神奇的不見了。你就會想他們究竟如何做到的。

事實上,第三個球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我們的大腦被背景信息欺騙了,我們誤以為自己真的看到了一共有三個球接二連三的被擲向空中。實驗證明:模糊的背景比明亮清晰的背景更能令我們誤入歧途,致使我們對事實視而不見,卻用自己的想當然來填補那些不確定的空白。

科學家認為鬼怪幽靈多在暗中出現是基於同樣的道理。在陰暗之中,許多物體難被看清,因此激發了人們去填補這些「不確定的影像」所帶來的空白,令人們疑神疑鬼出現所謂的活見鬼之說。實際上是環境背景「欺騙」了大腦,「欺騙」了我們的眼睛。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當妳向我透露著妳的悲傷,妳對生活的無力感充斥著你的心靈時,我是該做些什麼,我想要替妳做些什麼。

但是,距離的疏遠,讓我無法在第一時間行動。

又一次再度痛恨自己的無力。

我想要分擔妳的悲傷,想要一直擔任那個也許只有一個人了解妳的角色。

但是,現在的我...



妳知道嗎?認識這麼久以來,我始終牽掛著妳,沒有一刻遺忘過。

我強迫著時間不要讓我逐漸遺忘妳。

妳也惦記著我的同時,是我該為妳再做些什麼了。

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身邊安慰也好...



如果妳看到了這篇,請記得我,而我也不會忘記...

我想以不同的身分,為妳付出更多更多。

以名謂逃避真實情感的自己已經多少年,是該正式彼此坦承面對的時候了。

只想讓妳知道,那份惦記著妳的心,為妳付出的心,始終都沒有改變過。

....

...

..

其實也沒有那麼嚴肅啦!妹,只是很久沒見面了,很想見到妳而已。

如果沒在後頭註明的話,大概又會被誤會為是什麼「機掰廷又想找洞鑽」之類貌似猥褻的言語出現吧。

不過,在澄清還沒出現之前,那些屬於我的真實情感,都是無庸置疑的。

無庸置疑...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當妳向我透露著妳的悲傷,妳對生活的無力感充斥著你的心靈時,我是該做些什麼,我想要替妳做些什麼。

但是,距離的疏遠,讓我無法在第一時間行動。

又一次再度痛恨自己的無力。

我想要分擔妳的悲傷,想要一直擔任那個也許只有一個人了解妳的角色。

但是,現在的我...



妳知道嗎?認識這麼久以來,我始終牽掛著妳,沒有一刻遺忘過。

我強迫著時間不要讓我逐漸遺忘妳。

妳也惦記著我的同時,是我該為妳再做些什麼了。

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身邊安慰也好...



如果妳看到了這篇,請記得我,而我也不會忘記...

我想以不同的身分,為妳付出更多更多。

以名謂逃避真實情感的自己已經多少年,是該正式彼此坦承面對的時候了。

只想讓妳知道,那份惦記著妳的心,為妳付出的心,始終都沒有改變過。

....

...

..

其實也沒有那麼嚴肅啦!妹,只是很久沒見面了,很想見到妳而已。

如果沒在後頭註明的話,大概又會被誤會為是什麼「機掰廷又想找洞鑽」之類貌似猥褻的言語出現吧。

不過,在澄清還沒出現之前,那些屬於我的真實情感,都是無庸置疑的。

無庸置疑...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 May 14 Wed 2008 20:09
  • 剽竊

最近在AJ的部落格上鬧得不可開交的「剽竊文章」一事,看得我心有戚戚焉。

雖然我的終極目標也同為「文字工作者」,不過目前的我還沒有像AJ那樣「認真寫文稿就有一定的價值報酬」的文筆能力,在完全沒有掛牌子的任何負擔下,雖說也只是個人的情感抒發和即興創作,我想在閱讀他人創作文字的同時,也必須給予創作者本身一定的尊重。

無論是哪個領域,眼看著自己的成果被人移花接木後轉成他人的,臉不紅氣不喘的對外發表時,想必是正常人心中都會很幹吧!尤其是對於寫文章的人來說,花時間打出來的感想、心血被其他人以滑鼠右鍵,複製貼上所剽竊,那種滋味又不是普通的難受所可以理解。

如果是看過別人文章而衍生出來的相似點子,用不同手法表現出來時,OK,這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爭議,世界上這麼多人寫散文、寫小說、寫論文、寫詩歌,其風格難免會受到自己喜愛的偶像所影響,這無可厚非。

不過把人家文章照本宣科的複製起來,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又不清楚註明作者或出處來源,其心彷彿在向外頭宣示「這是我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文章噢」,如果只有一篇文章、兩篇文章的份量,我相信原作者也不至於要發雷霆大怒;不過,整整竊取了半年─是半年欸!

就算書讀得再少,也應該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所謂的「著作權」這個名詞吧!以為在虛擬的網路上,著作權就和放屁一樣可以眼不見為淨嗎?

「忘記引用」這不是觸犯法律後還想要脫罪脫得一乾二淨的好藉口。

從我完全沒看過我尊敬的,平日溫文儒雅、待人客氣的阿讓兄為了這件事情大動肝火便不難發現,剽竊這等行為是多麼惡劣。

現代的人由於資訊的獲取太過方便,自己的方便反倒造成了他人的不便,懵懂無知,對著作權的模糊概念、資訊的廣泛得取和合理化、剪接資訊後的再利用,在現代人的網路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了,大概沒人善意提醒,甚至於當頭棒喝的話,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剽竊別人文章的行為是不對的、是非法的...

不只是一般人,就連那位我認為明明寫得不怎麼樣,文章主旨如浮雲般隨處飄逸的「知名作家」吳淡如,都會犯下這種愚蠢錯誤,在事後還死鴨子嘴硬,想藉由媒體力量來漂白自己的犯罪行為。

做不做錯的事,老實說和年齡實無多大關係,談不談初犯與否也沒有任何意義。重點是,犯錯者有沒有勇氣自己去洗乾淨那早已弄髒的雙手,和那雙手遺留下來的惡果,自己認清楚了該承擔的後果沒?

總而言之,不是你的東西,就不要以為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隨意亂拿!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May 14 Wed 2008 20:09
  • 剽竊

最近在AJ的部落格上鬧得不可開交的「剽竊文章」一事,看得我心有戚戚焉。

雖然我的終極目標也同為「文字工作者」,不過目前的我還沒有像AJ那樣「認真寫文稿就有一定的價值報酬」的文筆能力,在完全沒有掛牌子的任何負擔下,雖說也只是個人的情感抒發和即興創作,我想在閱讀他人創作文字的同時,也必須給予創作者本身一定的尊重。

無論是哪個領域,眼看著自己的成果被人移花接木後轉成他人的,臉不紅氣不喘的對外發表時,想必是正常人心中都會很幹吧!尤其是對於寫文章的人來說,花時間打出來的感想、心血被其他人以滑鼠右鍵,複製貼上所剽竊,那種滋味又不是普通的難受所可以理解。

如果是看過別人文章而衍生出來的相似點子,用不同手法表現出來時,OK,這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爭議,世界上這麼多人寫散文、寫小說、寫論文、寫詩歌,其風格難免會受到自己喜愛的偶像所影響,這無可厚非。

不過把人家文章照本宣科的複製起來,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又不清楚註明作者或出處來源,其心彷彿在向外頭宣示「這是我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文章噢」,如果只有一篇文章、兩篇文章的份量,我相信原作者也不至於要發雷霆大怒;不過,整整竊取了半年─是半年欸!

就算書讀得再少,也應該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所謂的「著作權」這個名詞吧!以為在虛擬的網路上,著作權就和放屁一樣可以眼不見為淨嗎?

「忘記引用」這不是觸犯法律後還想要脫罪脫得一乾二淨的好藉口。

從我完全沒看過我尊敬的,平日溫文儒雅、待人客氣的阿讓兄為了這件事情大動肝火便不難發現,剽竊這等行為是多麼惡劣。

現代的人由於資訊的獲取太過方便,自己的方便反倒造成了他人的不便,懵懂無知,對著作權的模糊概念、資訊的廣泛得取和合理化、剪接資訊後的再利用,在現代人的網路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了,大概沒人善意提醒,甚至於當頭棒喝的話,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剽竊別人文章的行為是不對的、是非法的...

不只是一般人,就連那位我認為明明寫得不怎麼樣,文章主旨如浮雲般隨處飄逸的「知名作家」吳淡如,都會犯下這種愚蠢錯誤,在事後還死鴨子嘴硬,想藉由媒體力量來漂白自己的犯罪行為。

做不做錯的事,老實說和年齡實無多大關係,談不談初犯與否也沒有任何意義。重點是,犯錯者有沒有勇氣自己去洗乾淨那早已弄髒的雙手,和那雙手遺留下來的惡果,自己認清楚了該承擔的後果沒?

總而言之,不是你的東西,就不要以為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隨意亂拿!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阿姨和我姨丈(姑且這樣叫他們好了)兩個人是那種感情好到會羨煞旁人的一對夫妻。

雖然阿姨身材豐腴了點(可能不只有豐腴的等級吧...),卻是個談吐之間流露出知識淵博,一位很健談的女性。姨丈則是好好先生,人好到沒有話說。兩個人的個性就像尋覓已久的拼圖,一連結彼此馬上就一拍即合。

也許在揮灑著青春洋溢的這個階段,大家對於外貌的評分標準會更苛於內在,畢竟內在的衡量與否不是一瞬間就能夠察覺了解的。不過在看到他們這一對之後,我深深體會到,美貌也會在時間的催化之下漸漸消逝,有形的事物總有一天也會凋零,追求心靈上的相契要比追求感官上的一時快樂要更為重要。

以前都是在顧慮到他人的情況下,隱藏自己的痛苦去嘗試著愛別人,別人了解自己與否反倒成了其次;後來才在一連串的傷害中發現,不是建立在雙方都彼此熟稔的關係上時,那段關係很容易就因為其他外力的介入而崩毀殆盡。

所以我在等待著,等待著會遇見那樣願意了解自己的人,無論合乎世人的標準眼光與否,無論性別是男是女,那都不是很重要。

尤其是在昔日了解自己的人,都逐漸一一離自己遠去時,發現太遲也已經來不及;不過天下總是沒有不散的筵席,人都有各自的目標要去努力,其實就這樣悄悄放手也沒有關係。

只是在碰上難免的寂寞之餘,思緒仍不免會入境世俗的感慨著...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阿姨和我姨丈(姑且這樣叫他們好了)兩個人是那種感情好到會羨煞旁人的一對夫妻。

雖然阿姨身材豐腴了點(可能不只有豐腴的等級吧...),卻是個談吐之間流露出知識淵博,一位很健談的女性。姨丈則是好好先生,人好到沒有話說。兩個人的個性就像尋覓已久的拼圖,一連結彼此馬上就一拍即合。

也許在揮灑著青春洋溢的這個階段,大家對於外貌的評分標準會更苛於內在,畢竟內在的衡量與否不是一瞬間就能夠察覺了解的。不過在看到他們這一對之後,我深深體會到,美貌也會在時間的催化之下漸漸消逝,有形的事物總有一天也會凋零,追求心靈上的相契要比追求感官上的一時快樂要更為重要。

以前都是在顧慮到他人的情況下,隱藏自己的痛苦去嘗試著愛別人,別人了解自己與否反倒成了其次;後來才在一連串的傷害中發現,不是建立在雙方都彼此熟稔的關係上時,那段關係很容易就因為其他外力的介入而崩毀殆盡。

所以我在等待著,等待著會遇見那樣願意了解自己的人,無論合乎世人的標準眼光與否,無論性別是男是女,那都不是很重要。

尤其是在昔日了解自己的人,都逐漸一一離自己遠去時,發現太遲也已經來不及;不過天下總是沒有不散的筵席,人都有各自的目標要去努力,其實就這樣悄悄放手也沒有關係。

只是在碰上難免的寂寞之餘,思緒仍不免會入境世俗的感慨著...

duke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